原标题:一秒钟的等待与一毫米的耐心——记中铁一局高级测量师白芝勇
新华社西安10月16日电题:一秒钟的等待与一毫米的耐心——记中铁一局高级测量师白芝勇
新华社记者李华、孙正好
35秒,是他的最好成绩,比其他选手足足快了50多秒。
他不是运动员,他是中铁一局五公司高级测量师白芝勇,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19年间,他只干了一件事——工程精密测量。
这是2005年陕西省和中铁一局举办的一场工程测量“比武大赛”。白芝勇因“快”一战成名,据说至今没人能破纪录。
打开脚架、拿出仪器、架好仪器、对中调准,在比赛的第一个环节中,白芝勇将这4个动作用秒表计时,练到快得不能再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正是信奉这条“武功秘籍”,白芝勇在工作后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崭露头角,那一年,他27岁。
时光倒流至1999年。
那年,白芝勇从兰州技校毕业,前往中铁一局五公司在广州东南西环高速公路建设工地,经过3个月钢筋班的体力锻炼后,成为项目部一名测量工。从此,背上三脚架和仪器箱,跋山涉水做测量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刚入行时,不论寒暑,只要不出差,白芝勇都会在渭河边练习最基本的4个动作。从一分半到一分钟,只需要几天;从60秒练到50秒,花了一个半月;从50秒练到40秒,花了半年。“每减少一秒,都要靠苦功夫、真功夫。”白芝勇说。
因为专业本领过硬,这些年他殊荣加身:“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全国“最美青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模、首届央企楷模……
今年3月,白芝勇到南京宣讲十九大精神,坐车通过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虽用了三四分钟,但这段由他负责精测的隧道,当年让他整整揪心了900多天。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是一条双层双向四车道过江隧道。全长7公里多,江底开挖的盾构段约3.6公里,断面达到180平方米,比两个标准的羽毛球场还大。
2012年,白芝勇和他的团队接到了测量任务:在隧道出口,接收钢环以及外体已经建设好,测量必须保证长达80米的盾构机能顺利钻出接收钢环,误差不能超过五厘米。
白芝勇的团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江底施工,每天潮水涨落,都会引起岩石沉降,给测量基准点带来一到两毫米的误差。
为了让盾构准确运行,白芝勇制定了及时引测进洞的测量方案,即卫星GPS点一测完,马上连夜把GPS控制点引测进隧道,进行实地测量,以小范围的时间差提高控制精度。
他还在国内首次采用了“洞内交叉导线网法”,在原来一个测量环的基础上,增加了至少六个测量环,使得盾构机前行中的每一个控制点都得到反复的运算和印证。
就这样,白芝勇还是不放心。如何做到更精确?白芝勇又加了一把“保险锁”——陀螺定向。利用陀螺定位仪所确定的方位和地磁保持一致的特性,从根本上有效地降低了误差的发生。
然而,2015年7月2日下午3点,盾构机并没有按照预定时间穿出来。
白芝勇坐不住了。这是他第一次全权负责大型项目。后来,从施工单位得知,是盾构机出了点小问题,在洞里停留一个多小时。
下午4点多,隧道出口的积水开始冒泡,盾构机旋转出洞,以误差仅1.2厘米的贯通精度缓缓穿过钢环,驶出长江南岸接收井,完成过江隧道贯通。
现场欢呼震响。没有人注意,白芝勇已带人在钢环前摆开测量仪器,检验实际误差。
从事工程测量19年来,白芝勇几乎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在高铁、地铁、桥梁、公路、隧道的施工现场,都有他的身影。他最骄傲的是,中国高铁超过2.5万公里运营里程中,他和他的团队精测的线路占到了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