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均寿命百岁不是梦,“70后”退休的日子怎么过?
摘要:据上海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统计,上海百岁老人的数量从1953年仅有1名百岁老人,到2018年,百岁老人数量已经稳定在2000人以上。上海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3岁,比1990年提高6岁。如按这样的寿命延长速度持续,上海人均预期寿命达到100岁,不会超过60年。据悉,2001年出生的上海人,到2101年庆祝自己百岁生日者,将接近一半。
“70后”这代人能活多长?据日本厚生劳动省10月10日公布的预测数据,1970年后出生的女性如果活到65岁,3人中有2人长寿到90岁。
据数据估算,1990年出生并活到65岁的男性,活到90岁的概率为44%,女性则为69%;而1950年出生并年满65岁的男女性,长寿到90岁的概率分别为35%和60%。另外,出生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女性,活到100岁的概率最高,达到20%。
也就是说,一旦步入“老龄”,你就大概率要步入“高龄”——一个长寿时代很可能即将到来了。长寿意味着人生的光阴的延长,而非在风烛残年中苟延残喘。“不活到90岁不称老,百岁老人满街走”,在不远的将来,绝不是说着玩的。
无独有偶,我们身边的现实,也在悄然反映这样的趋势。据上海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统计,上海百岁老人的数量从1953年仅有1名百岁老人,到2018年,百岁老人数量已经稳定在2000人以上。上海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3岁,比1990年提高6岁。如按这样的寿命延长速度持续,上海人均预期寿命达到100岁,不会超过60年。据悉,2001年出生的上海人,到2101年庆祝自己百岁生日者,将接近一半。
这样一来,一个新问题跑出来了:“70后”退休后,他们的日子将怎么过?
这事听着遥远,但其实已经需要被提上议事日程。按照时下的退休规定,“70后”出生的女性,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退休。因此,“70后”的女性,即使延迟到60岁退休,她们活到90岁,还有30年时间。这几近一半的人生,如何度过?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课题。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我们先要改变“老年人”的年限——“六、七十岁是老人”的概念,似已过时。在今天,年方60不言老,活过80多来兮。60岁和65岁的男性和女性,只能称“长者”,不能叫“老人”。日本甚至有人提出,“现在的75岁和过去的65岁几乎一样有活力”,“或许可认为75岁以上的才是老年人”。在日本,70岁开出租车和到福利院工作,是很平常的事。利国、利民、利家,谓之三得利。而过去的受教育—工作—退休三阶段人生模式,可能也将有所改变。
不妨大胆预测,待到“70后”们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智慧城市和零工经济兴起,工作和办公场所分离,老年人就业的机会将比现在多得多。组织60岁以上人群学习新知识,将是成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分支。“70后”到60岁后,更新知识结构、“回炉”重新接受新的科技知识的再教育,也会是老年大学的一项重要课程——读老年大学,可能不只是练练书法、弹弹钢琴那么轻松了。
大批90岁老人的出现又提醒我们:养老事业的含金量,将史无前例地增加。住养老院养老,不再是少数老年人养老的一种选择,而将成为许多老年人的养老共识。办养老院的形式也会更加多样。照顾老人,可以吸收大批外来人员的就业。如果居家养老,75岁照顾90岁的老人,“小老”照顾“老老”,也是两全其美之举。老年人的理财和保险事业,将有新的发展天地。老年病的医疗和药物的供应,毋庸置疑地成为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美国公共门目前已要求65岁以上或心脏和肺部有问题以及免疫功能遭到损坏的人注射肺炎疫苗。据统计,这可以减少60%的发病率。抗衰老药物的研制成功,必将供不应求。以老年人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刊物,销量将会止跌。当然,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有志于此者,同样可获得巨大的成就。
而对政府而言,人均寿命越长越,一系列相应问题更要未雨绸缪。随着越来越多高龄老人的出现,养老金的支付,将在政府的支出比例中越占越高。到2050年,全世界将出现400万亿美元的养老金缺口。上海作为全国平均寿命最长的地区,将同样面临养老金支出不断增加的压力。此外,社会福利、政策制订等方面,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这都是未来留给今天的现实考验。
长寿并不意味着年老的日子增多,而是活得更有意义。在年老的日子里,人们将有更多年轻的岁月,跨龄友谊也可能成为生活常态,老人不再是一个老无所依的“独立王国”。“70后”退休时,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分水岭,一种全新的家庭结构、代际关系乃至社会结构都会相应出现。这一点,我以为不是言过其实。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笪曦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