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为对外文化交流标志性平台 上海国际艺术节越来越旺
10月19日,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拉开帷幕,委约作品叶小纲神话交响主题音乐会《创世秘符》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同一晚,西班牙玛利亚·佩姬舞团、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杨丽萍《春之祭》将分别在文化广场、上海大剧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舞台上呈现。
在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看来,艺术节的20年正是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上海文化突飞猛进的20年。20年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坚持探索创新,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平台,为上海建设亚洲演艺之都、建成全球卓越城市构筑平台优势。
硬件扩容必然伴随软件升级
“上海大剧院今年迎来开业20周年,与艺术节几乎同龄,这并非巧合。”王隽表示,大剧院之后,文化广场、东方艺术中心等一系列地标性剧场陆续在上海拔地而起,硬件扩容必然伴随软件升级,“上海需要新鲜的文化血液与力量,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生逢其时。”王隽清楚记得,1999年前,沪上只有3家公司有资格引进国外剧目,在艺术节推动下,越来越多机构将眼光投向海外,“当时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开放文化市场、扶持演出和展览的政策,沪上各专业机构积极性大涨,越来越多的交流项目走进来,开拓中国观众眼界。”1999年,第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是由上海歌舞团、歌剧院、舞蹈学校等演员担纲的《金舞银饰》,压轴大戏则是英国皇家歌剧院和上海联合制作歌剧《茶花女》。以融通中外的表达方式向世界展示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魅力,上海国际艺术节始终站在潮流最前头。次年艺术节迎来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中国、美国、意大利、克罗地亚等多国的歌剧艺术家精诚合作,在上海体育场建造起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世界最大舞台和蔚为壮观的金字塔群,创纪录地吸引4.5万名观众。
从一个初创类节庆活动到如今跻身世界著名艺术节行列,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用了20年。20年里,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名艺术家、700余个中外艺术团体上演中外剧(节)目1034台,超过465万观众走进剧场。2002年起,艺术节有针对性地将各地节目合并同类项,精挑细选,相继举办澳大利亚文化周、俄罗斯文化周等15个嘉宾国文化周,2005年起,云南文化周、内蒙古文化周、青海文化周等14个嘉宾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文化周亮相艺术节。从上海木偶艺术节,到上海喜剧节,再到上海魔术节……30多项节中节活动,牢牢吸引观众目光。220多项中外展览、博览会,参观人次达到900多万。2012年起,艺术节舞台更是先人一步,向长三角辐射延伸,在无锡、宁波和合肥设立“分会场”,70多万长三角观众踊跃参与。2018年,艺术节内蒙古分会场开幕,这是艺术节首次设立北方分会场,也是对“辐射全国、服务全国”办节功能在新时代的新诠释。
市场培育品牌效应相辅相成
20年,上海国际艺术节为何能越来越旺?答案在于市场培育与节庆品牌效应相辅相成。第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话剧《生死场》连续两场爆满。开演后的半个多小时,还有为数众多的话剧迷徘徊在美琪大剧院附近。王隽说,“每年,品牌的积聚效应让艺术节可以拿到国内外最新项目。”第15届文华大奖10部获奖作品中,豫剧《焦裕禄》、京剧《康熙大帝》、歌剧《大汉苏武》等曾率先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亮相。作为代表我国政府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最高奖,文华奖3年一评,上海国际艺术节“选秀”眼光再次得到证明。海外名团同样不能只靠盛名。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由艺术总监捷杰耶夫携歌剧团、交响乐团、合唱团、芭蕾舞团全员参与艺术节,阵容已是少有的庞大。作为主办方的上海大剧院,依然对剧目严格要求。马林斯基剧院起初提出演出歌剧《茶花女》、舞剧《天鹅湖》,但最终演出剧目换成了观众更为少见的《黑桃皇后》《罗密欧与朱丽叶》。
今年,由李六乙导演,胡军、濮存昕、卢芳等主演的话剧《哈姆雷特》将成为艺术节交易会开幕推介演出。两年前,同样由李六乙导演,濮存昕、卢芳主演的《樱桃园》献演第18届艺术节。媒体见面会因为剧组彩排推迟1小时。濮存昕解释说,“我们希望上海演出能有很好状态。上海国际艺术节来了那么多优秀剧团,这也刺激我们有更多的创作冲动。”在《北京法源寺》中饰演慈禧太后的奚美娟,对幕后组织的高效率赞不绝口:“《北京法源寺》下午临时加演一场,当天晚上便开始拆台装台,迎接新的演出。作为上海品牌,艺术节越做越好,安排组织非常到位。”
“艺术节从只有演出到论坛、交易会等一系列配套机制形成,有了高度,才能逐渐向广度、深度扩展。”群贤毕至、大师云集始终是艺术节论坛标配。20年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个城市的1000多家中外著名艺术节、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团体参加交易会,在论坛畅所欲言。每年有万余个节目通过艺术节进行展示和交流交易。除了把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城市的节目介绍到世界各国以外,艺术节交易会还成功地将云南、内蒙、青海等西部地区的民族艺术剧目推向了国际演出市场。从交易会集中专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易会展厅、沿线国家集中展演到“多边”与“双边”的人文交流机制,“一带一路”沿线32个国家的124个艺术机构,通过“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正将艺术节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文化品牌核心是人和作品
1999年10月18日,印有艺术节节徽图案的节旗从两位青年艺术家廖昌永、黄豆豆手中冉冉升上天空。20年里,两人活跃于舞台同时,多了一个新身份——艺术节扶青计划导师。王隽表示,文化品牌核心始终是人和作品。“一代代艺术家精神通过艺术节传承,从吸引全球演艺资源、演艺人才汇聚上海的‘码头’,进而挖掘出激发文化原创力的‘源头’,利用艺术节独特优势,将中国文化融合国际视野进行创作。”2012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届“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7部作品亮相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票子早早售罄。“扶青计划”给青年人制作经费,不对其施加票房压力。有创作者激动地说,“有机会,我们会冲上艺术前沿。”犹如一块石头落入水中,激起层层涟漪。2013年,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艺术创想周加入“扶青计划”。每年10月,上戏广邀海内外名家与青年人才来沪展演、讲座。上戏院长黄昌勇说,“‘扶青计划’是上海文教结合战略的助力,也为上戏搭建连接国际的新平台。”截至今年,艺术节委约71位青年艺术家创作了59部原创作品,这些“艺术节智造”已遍布世界各个舞台。
艺术节打造艺术家之家,充分展示创意与才华,进而让观众受惠、受益。1999年—2013年,艺术节举办了5000多项各类群文活动,超过1万个艺术团体吸引了3000多万人次观众观看。7000多人次的“百姓艺术家”登台献艺。2014年起,艺术节创设“艺术天空”系列演出,172台302场演出惠及160万人次观众。2015年设立的艺术教育板块,172项315场艺术教育活动分别走进校园、商圈、社区,吸引35万余人次。“艺术节从剧场走向户外,培养观众文化消费习惯,继而将他们拉到剧场,主动关注演出,关注有潜力的艺术家。”在王隽看来,培育未来观众,将显著提升城市文化消费软实力。20年里,艺术节自我革新、不断成长,始终遵循“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办节宗旨,在广泛多元的创作、演出中达成螺旋式上升,每年金秋带给城市的喜悦成为绵延全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