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熔古铸今的“奇迹”之城

日期:10-12
张家港苏州吴江

原标题:苏州:熔古铸今的“奇迹”之城

一直被称为大上海后花园的“小苏州”,以占全国0.09%的土地面积和0.7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1%的地区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值占全国的比重达7.7%,居全国城市第四位。

从“苏南模式”到“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再到“园区经验”,一路走来,苏州这座熔古铸今的“奇迹”之城,用40年时间完成了由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变迁。

敢为人先——

乡镇工业异军突起

苏州的改革开放之路,始自乡镇工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苏州大地上率先登场的是由一群“泥腿子”兴办的一批社办企业、队办企业,并以其“离土不离乡”的运作模式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迅速解决温饱的同时也拥有了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

1976年,常熟白茆镇,24岁的村民高德康靠着从父亲那儿学来的裁缝手艺,带着11个农民,成立了一个小小的缝纫组。42年后,当初只有8台家用缝纫机和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的缝纫组,变成了知名品牌“波士登”,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意大利等7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消费者超过2亿人次。

1988年,昆山陆家镇,向教师集资18万元成立的校办工厂因产品大量积压濒临倒闭。在校办工厂的员工会上,宋郑还在一块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我是第一,因为我可以是第一。”今天,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儿童用品公司及中国最大的母婴产品分销和零售平台。

1991年,吴江七都镇,年轻的转业军人崔根良临危受命,要把一个濒临倒闭的镇办农机厂起死回生,亨通集团由此发轫。如今,亨通集团也已成长为服务于光纤光网、电力电网、金融和大数据互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型企业集团。

就这样,“小苏州”在“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道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中迅速发展壮大,把“乡土苏州”推上了一条强筋壮骨的工业化发展之路。当改革开放迈过第一个十年,乡镇企业创造了苏州60%的GDP、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就业岗位,一大批欣欣向荣的小城镇在苏州拔地而起。在乡镇企业的大力推动下,1990年,苏州的GDP迈上了200亿元的台阶,比1980年的41亿元增长了4倍,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工业化初具形态,稳居江苏第一经济大市。

抢抓机遇——

园区经济成特色

1992年1月,56岁的秦振华破格担任张家港市委书记。上任后,他提出两句话:一句话是“三超一争”,即“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建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另一句话就是后来叫响全国的“张家港精神”。

当年,张家港全市财政收入2.25亿元,可用财力8000万元,除了用于农田水利、修桥补路、学校建设等公共事业的5000万元,还剩3000万元发工资。

秦振华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一门心思艰苦创业,在昔日的穷沙滩,上演了一幕幕“第一”大剧。1992年,国家要在江苏省建一个内河港型保税区,对于张家港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但省内南京港、镇江港、南通港的条件都优于张家港。“我们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先下手为强!”只用6个月时间,张家港就完成了区内“五通一平”。10月16日,国务院批准张家港建保税区。

此后,张家港又建设了全国第一条步行街,创下了28个“全国第一”。全市上下大力度招商引资,韩国浦项、美国陶氏等120多个大项目纷至沓来,一批世界500强和跨国大公司纷纷落户张家港。

在“顺境中自加压力,逆境下负重奋进”的张家港精神的激励下,1994年,张家港在经济总量、入库税收、外贸出口、外资引进等方面均在苏州各县市中领先,成功实现了“三超一争”的目标。

上世纪90年代,苏州抓住了国际产能转移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国际产业资本在当地的集中投资,经济全球化红利在苏州集中释放。在张家港的示范效应下,苏州一口气建了15个开发区,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10个,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00家落户开发区。

创新引领——

从数量扩张转向高质量提升

2011年,苏州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六,成为当之无愧的经济大市。

但是,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却让苏州高兴不起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不断加大,苏州经济结构中外资一枝独大,加工制造业附加值偏低。同时,“鱼米之乡”“江南烟雨”的生态系统正遭遇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进程的冲击。

面对现实,苏州要尽快实现从数量扩张向高质量提升的转变。创新成为这一阶段的关键。苏州面向全市发出“动员令”,全面铺开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6大战略,全面打响“三区三城”建设攻坚战,谋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当今是一个颠覆性创新的时代。我们既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也要保持对未知领域创新的敬畏和研究,矢志不渝地推进创新变革,迎接崭新时代。”崔根良说。 在崔根良看来,对实体经济而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制造业而言,坚守不是守旧,而要在坚守中不断创新。

有着“蚕乡”美誉的吴江震泽镇,在鼎盛时期贡献了全国生丝出口总量的十五分之一。然而,随着“东桑西移”和城镇化建设,生机勃勃的连片桑林已成为回忆。去年11月份,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与震泽镇政府合力打造了太湖雪蚕桑园,计划恢复2000多亩桑林,吸引周边蚕农重兴旧业。变以前散养模式为“订单农业”,采取“政府+公司+农户”的模式提升行业的活力。据统计,今年震泽春蚕共发蚕种1423张,收获了60多吨优质蚕茧,被本地100多家丝绸企业抢购一空。

苏州用发展事实证明,创新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2017年,苏州实现GDP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同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8%。

就这样,苏州带着江南水乡的鲜明印记,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发展,在经济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石油资产增长近千倍 成都努力打造“双创”升级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