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升小微金融 台州使出“三板斧”
三州乡位于浙江台州天台县县域西北部,九山半水半分田,因地处台州、金华、绍兴三市交界而得名。三州乡太过偏僻,崎岖的山路更像个拦路虎,把金融机构挡在了外面。
2016年,泰隆银行推行“党建+金融”普惠新模式,在三州乡开展了金融移动服务站试点工作,很少享受过金融服务的三州乡迎来了自己的专职信贷员。是什么让银行愿意走进深山,沉下心来发展普惠金融?
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
台州是国内唯一拥有3家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地级市。多年来,泰隆银行、台州银行、民泰银行在小微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品牌建设上创出了“小微金融服务台州模式”。
记者发现,台州银行业在创新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时有一个新亮点,就是将金融服务与基层党建密切联系。据台州银监分局相关负责人潘湖滨介绍,2017年以来,台州银监分局提出“好党建引领好银行”的思路,率先探索“党建+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截至今年7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党建+普惠金融”累计投放专项红色信贷11.8万笔,授信近200亿元,支持15.2万户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泰隆银行副行长金学良说:“‘党建+金融’首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信贷员通过基层党组织能很快了解到乡村人员的情况,确定资金投向。该模式还降低了不良贷款的发生。党员一旦发生借钱不还的情况,还有基层党组织做工作督促其还钱。”该模式下的信贷员,也被当地百姓称为“红色信贷员”。
潘湖滨称,台州银监分局支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选优配强“红色信贷岗”,为每位“红色信贷员”划定片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分批派往偏远山区和金融服务薄弱区。同时,发挥全省社区支行转型升级的试点区优势,将社区支行设到城乡接合部、非一线集镇,为每个站点配备至少1名“红色信贷员”,打造金融服务“红色桥头堡”。截至2018年7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聘任“红色信贷员”近2000名,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索适合的风控模式
一般来说,去银行贷款少不了抵押物。可是小微企业往往会面临抵押物不足的情况。为破解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管理信息不透明难题,台州3家本土城商行放弃“抵押为王”的传统做法,不断创新担保方式,陆续推出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业务”“信用保证基金担保授信业务”等,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缺乏、担保难、融资难以及企业互保链脆弱等突出难题。
潘湖滨称,针对小微客户无法提供正规财务数据与财务报表这一现状,3家法人城商行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一系列切合小微金融特点、行之有效的风控技术,比如摈弃机械审核企业报表,着眼软信息收集、侧面打听、交叉验证等灵活有效的风控技术。
台州银行推行了“下户调查、眼见为实、自编报表、交叉检验”为核心的十六字信贷调查技术,泰隆银行推行了“三品三表三三制”,“三品”即一看“人品”,主要考察客户还款意愿;二看“产品”,主要考察客户还款能力;三看“押品”,主要考察客户还款保障。“三表”即一看水表,二看电表,三看海关报表。金学良说:“只要有劳动意愿、劳动能力,无不良嗜好的市民、农民都能在泰隆银行获得无抵押贷款。”这大大降低了农民市民获得普惠金融服务的门槛。
复制推广取得好成效
台州3家城商行的模式也被其他银行纷纷效仿和学习。自2013年第一家异地城商行稠州银行进入台州以来,陆续有6家浙江省内异地城商行在台州设立分行,积极开展复制台州小微金融服务模式的实践,同样取得了较好成效。
据了解,台州多家异地城商行还采取合理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措施,增加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和比重,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以稠州银行台州分行修订的《信用业务风险资产责任认定与追究管理办法》为例,其将小微业务容忍率区分为分行容忍率和客户经理容忍率,对处在不良容忍率范围内的风险贷款相关责任人免于处罚。这不仅鼓励小微客户经理加快贷款投放,解除员工的畏贷惧贷心理,还促进了小微业务发展。
为更好推广“台州模式”,台州银监分局总结3家法人城商行开办小微学院的经验,推动当地开展试验区标准化试点,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规范》《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信息管理规范》《个人经营性信贷服务规范》等9项行业标准,为“台州模式”走出去做好技术准备。截至2018年8月末,6家异地城商行分支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1.64亿元,同比增长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