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的现代化不是美国赐予的礼物
中国的现代化不是美国赐予的礼物
认识中美关系的历史需要实事求是
朱锋(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美国曾经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二战期间,中美两国是伟大的战时同盟,曾在反抗和战胜日本军国主义中共同战斗。但美国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并非像美国副总统彭斯所说的,只是一味的“救护者”。19世纪后期中国劳工对美国西部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却遭受了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的欺辱。美国参加了八国联军,也曾获得了当时中国政府被迫赔偿的“庚子赔款”中的7.75%。这部分钱部分用于接受中国留学生和在中国兴建西式学校,但并非彭斯所说的都返还给了中国。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虽然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日行动,但直到1941年5月之前依然保持对日正常贸易关系和石油运输。只是美国日益意识到日本在东亚的侵略扩张野心威胁到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和商业利益,美国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反对才不断走向强硬。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美国本土遭到日本袭击,美国对日宣战,才最终促成了中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拉纳・米特(Rana Mitter)在他出版的《被遗忘的盟国:1937―1945年中国的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曾充满感情地回顾:中国军民英勇的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行动,打响了二战世界自由国家阵营抵抗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的第一枪。而当时的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并没有同步和中国一起向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开战。中国人恩怨分明。近现代历史上美国对中国的帮助和扶持我们不会忘却,但彭斯同样不能因为曾经帮过中国而“高高在上”。中美关系的历史,我们同样需要厘清事实、实事求是。
中美并非受惠者与施惠者关系
陈定定(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
美国副总统彭斯4日在长篇演说中对中国进行了全面抨击,充分暴露了美国的“选举焦虑症”和“对华焦虑症”。正如台湾地区女主持人黄智贤所言,美国基于渴望掌控全球霸权,对中国的富强,有负面的想象。事实上,中美关系并非是施惠者与受惠者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化得益于外部环境与自身改革的双重因素,并非来自某一个国家的馈赠。对于中美关系施惠与受惠的认知所导向的亏欠与回报思维,将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健康因素。事实上,细究后就会发现,此类观点不但混淆视听,还对未来的美中关系很危险。该观点的首要问题是不符合美中关系史。这听起来无异于美国将“现代化”当作礼物送给中国。这种观点大错特错。这不仅忽视美国经济本身从中国出口获益的现实,而且完全淡化中国自己的作为。抱怨中国未能像美国希望的那样发展,将无助于加强美中关系。如今,美国是时候接受一个不同且强大的中国,无论这将令美国如何不舒服。继续透过意识形态的棱镜看待中国,将不利于中美关系和世界的发展。
“庚款兴学”目的是向中国输出美国价值观
冯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资助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以及开办作为留美预科学校的清华学堂,这一段历史常常被人误解。一些中国人天真地认为,美国出钱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深造是出于“善举”,是为了促进中国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进步。但是,历史的真相却并非如此。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在给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备忘录中写道:“把中国学生的留学潮流引向美国……美国一定能够使用最有效和最巧妙的方法,亦即通过对中国领袖们在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控制,将中国的发展掌握在我们手中。”这表明,美国人的“庚款兴学”的目的是为了向中国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培养中国各个领域的亲美领袖人物,并且弥补1904年生效的“永久性排华法案”对中国人民的严重伤害,进而希望重新塑造中国人眼中具有道义感的美国形象。因此,清华学堂的设立恰恰不是中美两国那段时期友好关系的历史象征,而是美国与其他列强沆瀣一气对中国掠夺的见证。
不要将庚子赔款助学神化
孙兴杰(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要求中国赔偿“受害国”4.5亿两白银的损失,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达到10亿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美国也是“八国联军”的一员,虽然1899年的时候,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就提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但是实际上并不是维护中国主权,而是要在中国利益均沾,在“庚子赔款”中,美国就拿到了相当大的一块蛋糕,达到3294万两白银,超过美国所声称的“损失”的两倍。
1904年美国国会将“排华法案”无限延期,中国国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抵制美货”运动,当时美国驻华公使希望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通过“退还”庚子赔款的方式来挽回美国在中国的形象,平息中国的怒火。1907年中国驻美公使提议美国政府核减赔款额,后来美国政府也认为索取的赔款过多,1908年美国国会同意退还多余的“赔款”,以教育基金的方式分期还给中国。为什么要将退款变成教育基金呢?原因就在于通过教育来赢得中国的下一代,这也是美国的传教士、教育家们的主意。在中国一直传教的明恩薄就认为,退还赔款用于中国学生的教育能够帮助美国在未来中国占据非常有利的统治地位。
中国最危急时刻,美依然供日战略物资
李庆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所谓返还庚子赔款为中国办教育,本来是美国从列强掠夺中分了一杯羹,伪善地拿出一小部分做慈善,并不是像他们说的,全部反哺中国教育。燕京大学学生张大中说,美国“在中国办大学比派军舰重要”。美国使用庚子赔款在华办教育,本来是拿中国人的钱给自己做一本万利的生意。二战日本侵华之初,中国孤立无援,美国并没有伸以援手。即使到了中国最危急的时刻,美国依然供应日本战略物资。据陶行知日记,1937年至1941年间,真正给国民党援助最大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从1931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美国提供了日战略物资的54.4%!如果不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发动战争所用的战略物资如废金属、石油和橡胶等的供应还将持续下去,大谈美国对华有恩的论调经不起推敲。由此,美国副总统彭斯所谓的对华恩惠,可谓天下奇谈。
二战美国援华是出于太平洋战局考虑
凌胜利(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
二战前,日本侵华战争最早可以追溯到1931年的“9・18事变”,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中国基本上是孤军奋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非常有限。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美国,虽然美国坚持不承认主义,但最初并未给予中国太多的物质援助来对抗日本。虽然美国也意识到日本在东亚的扩张会损害美国的利益,不过当时美国并未下定决心要和日本开战,其原因主要源自美国国内政治的约束。受世界经济危机和孤立主义思潮影响,美国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忙于处理国内事务,对中国国民政府的援助请求基本拒绝,而与此同时,美国与日本之间依然保持着大规模的贸易,甚至连战略物资石油都没有进行太多的限制。直到1940年以后,美国出于太平洋战区的局势考虑,才开始给予中国一些军事援助。珍珠港事件以后,美日正式交战,美国对中国的援助不断增多,此时增强中国的实力有助于消耗日本实力,才使得中美在二战之间能够更好地并肩作战。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由来已久
王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后来在甲午战争之后为日本所霸占。二战后,钓鱼岛本应根据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随着台湾一起归还于中国,可当时的美国却以占领者之姿态,窃取了钓鱼岛的管理权。尤其是1971年美国擅自把钓鱼岛管辖权划归日本,使得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成为中日两国之间争执不下的困局。
美国在钓鱼岛争议中偏袒日本可谓由来已久。早在甲午战争前、中、后期,当时美国政府就偏袒日本,鼓励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华(清朝)的侵略战争。
二战后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则无视史实,重要决策大多建立在知识性错误基础之上。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主要从地缘政治与权力均衡角度考虑本国战略利益;美国至今仍把黄尾屿和赤尾屿作为射击靶场而不肯撒手;日美之间的相互利用也不容忽视。譬如,2010年以来,美国虽然没有改变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的原有立场,但实际上更加偏袒日本。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在2014年4月首次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全条约》第五条。这使得日本一些势力在钓鱼岛问题上更为有恃无恐。同年4月,日本政府开始在与那国岛建立陆上自卫队沿岸监视设施。2015年4月奥巴马总统再度做出同样表态后,11月日本防卫省又决定在距钓鱼岛最近的石垣岛部署500名陆上自卫队员。此举实现冲绳西南岛屿的要塞化和东海的军事化,目标便是中国。特朗普上台后加强美日同盟,甚至公开对日本政要渲染所谓“中国军力增长对日本的威胁”,并以此作为向日本推销美国军火的主要理由、说辞。
美国埋下钓鱼岛问题祸根
黄大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简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日本所谓“发现”而实则是“窃取”之前,中国已对钓鱼岛实施了长达数百年的管辖。
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日本利用甲午战争,秘密将钓鱼岛“编入”版图。这严重违背国际法领土取得的相关规则,是侵占中国领土的非法行为,不具有国际法效力。通过《马关条约》,钓鱼岛作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一同“割让”给日本。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根据先前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规定,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应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但是,1952年以后,美国擅自扩大所谓“托管”范围,非法将钓鱼岛纳入其中。1972年,美国将钓鱼岛“施政权”“归还”日本。美日私相授受的行为,不能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我们不难看到,美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需要,不惜在中日之间埋下钓鱼岛问题的祸根。
本报记者曹元龙、钟超 光明网记者蒋正翔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吴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