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渔业:“耕”深海,“牧”远洋

日期:10-07
渔业远洋渔业青岛

原标题:青岛渔业:“耕”深海,“牧”远洋

青岛日报讯全市注册远洋渔业公司31家,预计2018年捕捞产值17亿元;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建设“蓝色粮仓”;发展新型海洋牧场,崛起渔业“新六产”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渔业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不断显现新的生机与活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岛最早开始部署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

2009年,开始规模性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海洋牧场;

2012年9月,青岛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着力发展远洋渔业;

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蓝色粮仓的实施意见》,建设蓝色粮仓;

……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全球渔业产业转型、格局调整的新阶段,青岛海洋渔业尤其是现代渔业产业体系逐渐脉络清晰。

培育壮大现代化远洋渔业企业,促进捕捞、加工、物流业相互融合和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批我国远洋渔业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推动渔业“新六产”崛起……青岛海洋渔业的一系列改革发展不仅丰富了全市水产品供给、促进渔民增收,更推动了渔业国际交流合作和水产品贸易,让耕海牧渔的新歌愈发响亮、动听。

转型升级,打造现代渔业体系

今年8月底,青岛鲁海丰集团的新型远洋渔船鸣笛起航,前往印度洋毛里求斯海域进行远洋捕捞。至此,青岛远洋渔业的身影遍及四大洋,也为青岛市民的“鱼盘子”画就了一幅“世界地图”。

截至目前,青岛已经有10家企业与12个国家建立合作项目,全市注册远洋渔业公司31家,批建远洋渔船165艘,其中正在作业渔船118艘,已批在建待建渔船47艘。今年1月到7月,远洋渔业产量7.86万吨,同比增加3.4%。计划2018年全市作业远洋渔船总数达到120艘,年捕捞产值达17亿元。

而这个数据,是五年前的50倍。

作为我国远洋渔业的早期开拓者之一,青岛捕捞船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曾到西非冈比亚海域撒下我省远洋捕捞第一网。但在随后的渔业转型中,青岛渔船的更新换代速度放慢,错过了远洋渔业快速发展的机会。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减少,这种远洋渔业的短板让全市渔业产业发展力不从心。

2012年,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完成《关于青岛市发展远洋渔业的调研报告》,编制《青岛市远洋渔业发展规划》。同年,远洋渔业发展被列入《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并由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远洋渔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到“十二五”末,全市远洋渔船总数达到100艘,远洋渔业年产量超过3万吨。青岛财政还专门设立远洋渔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对新建或购买远洋渔船进行补贴,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远洋大船鸣笛起航、驶向深蓝,近海低效能小船却偃旗息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自2015年起,青岛市启动渔船减船转产五年计划,逐步降低捕捞强度,缓解了捕捞强度过大与近海渔业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引导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力争至2019年底,全市压减海洋捕捞机动渔船567艘,总功率数压减19585.70千瓦。

至此,青岛市坚定发展远洋渔业的决心,并勾勒出一幅脉络清晰的现代渔业发展路线图。远洋渔业劣势局面逐步被改变,现代渔业产业体系逐渐清晰起来。一批实力较强、管理规范和信誉度高的远洋渔业企业蓬勃发展,大洋性渔业、过洋性渔业、季节性远洋渔业被重新优化布局,渔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市民的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

深耕海洋,建设“蓝色粮仓”

今年中秋节前后,崂山王哥庄街道的会场码头格外热闹。老渔民姜兆平刚把装满肥美蟹子的渔筐从渔船上卸下来,身边就围起一圈“抢鲜”的市民叫嚷着要“包圆”。姜兆平咧着嘴笑个不停,“我们渔民靠海吃饭,渔获多了,腰包鼓了,心里自然高兴!”

跟渔船打了四十年交道,姜兆平对大海常存感恩,尤其难忘二十年前出海撒网几无收获的日子。“那时候,对大海总是一味地过度索取,导致海洋渔业资源急剧萎缩。近海海域的渔获几斤灭绝。但所幸,有增殖放流和封海休渔的政策呵护,这片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海得以‘起死回生’,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粮仓’。”

海洋馈赠丰富,但需取之有道。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岛开始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工程,开展增殖放流。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蓝色粮仓的实施意见》,编制了蓝色粮仓建设规划,全力推进蓝色粮仓建设。加强水产原种保护和良种研发培育,做大做强虾蟹类、鱼类、海参、鲍鱼等优势主导品种,大力推进省级以上原良种场建设。专门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合理划定养殖区域、明确养殖容量和品种,积极发展抗风浪网箱、底播增殖、贝藻间养等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发展科学养殖。

在胶州湾、鳌山湾、崂山湾等重点海域,加大对虾、三疣梭子蟹、牙鲆、梭鱼、六线鱼等优势水产苗种放流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资金1.8亿余元,累计放流苗种103亿单位,投入产出比达到1:5。通过礁区建设和增殖放流相结合,加快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恢复渔业资源,有效提高了海洋牧场综合产出效益。连续多年开展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公益活动,社会广泛关注,市民积极参与,近三年共有40多家企业、近700名市民认捐放流苗种277万元,增殖放流公益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明显提升。这些举措不仅让海洋生态得以极大恢复,海洋生物资源得以养护,“蓝色粮仓”的宏图逐渐成真。

与此同时,域外“蓝色粮仓”建设也已布局落子。马来西亚渔业产业园等海外综合性渔业基地正在积极推进建设,这对于渔业“走出去”,开展海外养殖、捕捞、加工、经贸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意义重大。在董家口经济区,投资超过百亿元的中国国际(北方)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也已完成一期工程主体施工。作为国际远洋产业园主体项目,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冷库群,可停靠8000吨级渔船,形成千亿级产业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东北亚重要的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之一。

产业融合,发展渔业“新六产”

在现代渔业转型的进程中,青岛不断推进产业融合,积极建设海洋牧场,拓展休闲海钓、海岛渔业、渔港经济等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推进生态良好、效益提升、产业融合、动能转换的新型渔业产业发展。

1981年中科院资深院士曾呈奎提出的“海洋农牧化”在青岛的发展已经渐入佳境。自2009年开始,青岛规模性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海洋牧场,目前在建11处海洋牧场区,总面积5890公顷,共投放礁体222多万空方。其中6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处被认定为省级休闲海钓基地,9处被认定为省级休闲海钓场。

“海洋牧场建设,成为渔业资源修复工程的载体,不仅能加快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恢复渔业资源,更是发展休闲渔业、促进渔业产业融合,实现渔业‘新六产’的一个优秀载体。”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以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为平台,以“礁、鱼、船、岸、服”五要素为配套,升级版的海洋牧场不仅集合了多功能平台、观测监控预警、岸基服务配套,更是集垂钓、体验、观光、美食、科普等多功能于一身。以此为基础,创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1处,新创2个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树立起青岛的“渔夫垂钓”海钓品牌,成为青岛海上旅游新的吸引点。

除此之外,依托适宜海岛,综合生态保护、底播增殖、海洋牧场开发等功能,青岛市也正在建设新型海岛渔业创新试验区。并且将渔港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快传统渔港改造、扩容、升级,完善现有渔港配套设施,提高渔港避风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配置科学、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渔港体系,以积米崖、沙子口等国家级中心渔港为依托,拓展渔港功能,规划建设集文化、休闲、娱乐、餐饮、商业于一体的“渔人码头”,繁荣渔区城镇经济。而全球第二大水产贸易展览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连续四年在青岛举办,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商来青参会,也让青岛渔业的品牌更加响亮。

江西南昌:文化大餐品种多 自贸“朋友圈”稳步扩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