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姜昆 相声只求针砭时弊是误区
从10月2日起,《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决赛阶段比赛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每晚七点半热播。曾在喜剧类节目《相声有新人》中引发巨大争议的博士夫妇选手也入围了决赛。日前,大赛评委姜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了对这对夫妇的看法。“他们一开始说喜欢相声我表示支持,但正如大家看到的,他们从热爱相声艺术到熟练地掌握相声,再到娴熟地表现出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姜昆还提到,观众对相声所具有的针砭时弊功能的理解也存在误区。
“将文化转化到实用技巧中值得鼓励”
在姜昆看来,如今是一个多元的社会,谁是专业谁是业余,没有一个准确的界限。大学生走进文艺队伍本不该成为抢眼的新闻事件,但对于相声这种起源于街巷的市民艺术,高等院校的高材生走进来就成为一个新鲜事了。在20多年前,中国相声队伍只有一个大学生,那就是夏雨田(代表作《女队长》),在当时是家喻户晓的新闻。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挽救市民相声不被低俗表演拖累,侯宝林、孙玉奎等结识并接受了老舍、吴晓铃等文人学者的指导,净化、加工、整理传统作品,编写反映新生活的新作,使相声获得新的生命力。延续到后来,马季先生曾在此前的大赛中看到清华大学研究生参赛,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希望大学生能走进相声队伍,将其发扬光大。
“上海交大这对相声博士夫妇,从他们一开始说喜欢相声我就表示过支持,但正如大家在舞台上看到的,他们从热爱相声艺术到熟练地掌握相声,再到娴熟地表现出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们的作品我几乎都看过,相较于一般的作品,他们的相声在取材、构思上都有过人之处,但离真正优秀的相声作品,还有距离。同时,两人属于很特别的现象,需要业内人士的支持,鼓励他们将文化底蕴转化到实用的演出技巧之中。”姜昆说。
“相声创作不应是情绪上的出气筒”
此外,对于相声创作过程中的最大难点是不是针砭时弊功能的发挥,姜昆对此也并不认同。“我们创作中有一个误区,就是过去写的相声,那是在刚刚冲破思想束缚和禁锢的时候,大家伙儿说‘你们相声好,讲了咱老百姓想讲而不敢讲的话。’可是,我们老百姓现在是畅所欲言。所以,我们的创作不能够进入一个误区,一创作就一窝蜂地去找热点、找不足,看看老百姓对哪些东西不满意、发牢骚,我们就用相声语言来替群众撒气。这样满足一时的痛快,但缺乏对生活深刻的挖掘和思考。我们不应该是情绪上的出气筒,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欢乐剂。其实,相声创作的难点在于作者有没有耐性,能不能耐得住长期深入生活的艰苦。”
北京晨报记者 冯遐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