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俄媒:中俄看重北极航道价值 北约潜艇出没欲吓走潜在客户
俄罗斯《消息报》9月27日刊登题为《北极海上航道或能挽救全球贸易》的文章称,27日,全球海运翘楚丹麦马士基航运集团的冰级集装箱船“Venta Maersk”号顺利抵达圣彼得堡港,它成为全球第一艘运营该航线的非俄罗斯商船。此次航行对于俄罗斯和全球的意义何在?
文章称,西方媒体很关注“Venta Maersk”号的这次北极探险,不只惦记货物,而是意在旁观这条航线是否盈利、适合航行。这些“友人”的良苦用心不难理解:何必要替这帮俄罗斯人宣传呢?莫斯科正踌躇满志,恨不得将东亚和东南亚,尤其是中、日、韩等国出口欧洲商品的主要运输业务都揽到本国海域中去。
文章指出,不管怎样,全球对俄北极地区的兴趣的确与日俱增。随着全球变暖、俄北冰洋沿岸地区冰层的融化,令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坚信,北极海上航道前景灿烂。
首先,较之从釜山、上海、横滨出发,经印度洋、通过苏伊士运河、再进入地中海的传统路线,北极航道的里程要短三分之一。
其二,北极航道要安全得多。众所周知,从马六甲海峡到亚丁湾之间的地区,是海盗活动最猖獗之处。虽然媒体对海上亡命徒滋扰商船的报道有所降温,但类似行径从未缓和。
其三,传统线路上海关林立,毕竟途经近15国,难免有养尊处优的腐败官员坐地漫天要价,既降低了货物运输速度,又增加了最终成本。然而,若是通过北极航道,商品从中国卖家到欧洲买主手中,只需经过俄罗斯一国的领海,只在进入处,即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及出关地,即摩尔曼斯克或是阿尔汉格尔斯克,货物才需接受海关检视。
文章称,至于安全问题,俄罗斯已从国家层面给予高度重视。目前,俄罗斯正在北极地区内打造一条由机场、雷达站和军港组成的综合性防务链。
文章称,近十年来,全球变暖引起的冰层融化令先前完全无法通行的北极航道变作通途,中国的大型国企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COSCO)最早发现商机。自2013年起,它派代表对当地进行了30多次考察,北京开始在俄北极沿岸投资大型基建项目,并参与油田勘探及开发。对于经济体量如此巨大的中国来说,北极绝对属于其地缘政治拼图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当然,在俄罗斯心目中,北极更加重要,毕竟当地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占到了GDP的3%。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援引著名极地专家洪佩特的话称:“北极是俄罗斯的未来,它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供应地。北极海上航道若是利用率不断提升,还能充当所开采资源运往亚洲及欧洲的重要交通走廊……目前,俄拥有在此确立自身游戏规则的权利和机遇,毕竟北极航道最适宜通行的区段都在它的领海内。”
文章称,之所以是“目前”,因为西方国家也虎视眈眈,欲将北极变成“国际公共使用区域”。
此外,北约潜艇也频频在北极出没,显然意在制造紧张气氛,吓退部分潜在客户。
文章称,俄罗斯两艘Arc7冰级液化天然气(LNG)油轮“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和“爱德华·托尔”号,首次在没有破冰船护航的情况下,抵达了中国江苏的如东港,全程只用了19天时间,若是经过苏伊士运河,则需35天之久。
文章称,一言以蔽之,北极航道大概永远都无法取代苏伊士运河作为欧亚海运主动脉的地位,然而,至少在将俄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运往亟需它们的东南亚国家方面,北极航道是不可替代的。
通常来说,为实现商业盈利,大型集装箱船在行经苏伊士运河的途中会依靠若干港口,不断地卸旧货、装新货。当然,北极航道恐难适用这一商业模式,但它对于运送石油和液化气的大型油轮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毕竟停靠口岸越少,成本就越低。(编译/童师群)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