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新的网红打卡地,原来藏着那么多的幕后故事!

日期:10-04
粮店蒋迪雯粮油店

原标题:上海这个新的网红打卡地,原来藏着那么多的幕后故事!

摘要:那些年,那些事,人们扶持着,彼此温暖着。

国庆长假,许多上海市民踏入上海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展观展,见证历史变迁,寻找感动记忆。其中,人气最火爆的展项之一当属“那些年”,老物件实景还原了上海上世纪80年代的“里弄”一角,熟悉的生活场景勾起了“过来人”的记忆。记者采访了主题展总策划、改革开放同龄人戴轶飞,讲述了策展布展的幕后花絮。

力求老物件原汁原味

“以前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展览上,不少市民在“神还原”的粮油店、新婚房和老虎灶前纷纷留影。还有观众看得出了神,“这些老物件一下把我们拉回到那个年代,无限的怀念。”

为了百分百还原那个年代的市井生活,“那些年”项目策划组下了一番功夫。“我们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用一家两代人的生活串起这个场景。”戴轶飞说,那个年代,离家不远处总有一家熟悉的粮油店。可是,跑遍了各档案馆,策划组也没有找到一张过去粮油店的原图或照片。他们最后找到了以前粮油店的退休老员工,请他凭着记忆中的模样画了一张草图,又咨询了第六粮店相关人员,不放过任何细节。

“第二粮店”内,群众演员模拟当时购粮场景。 蒋迪雯摄

展览现场,戴轶飞乐呵呵地看着市民边看边回忆。“最上面这一层是储米的,一按,大米哗啦啦掉下来,再拿从家里带来的布袋子装米。”有人回忆,怕米粒粘在斗子里,最后还要敲一敲,“敲一敲,一碗粥”。

策划组介绍,新房的布置,老物件都是结婚几大件,包括床、五斗厨、床头柜等,房间里有36只“腿”。蝴蝶牌缝纫机、收音机、“国民床单”等很多都从市收藏家协会借来,三五牌台钟辗转从旧货市场等“淘”来,“我们还在房间内拉了一条帘子,以前新房都是老两口和新婚夫妇住在一起,这道帘子是必不可少的。”

市民参观上世纪80年代新房布置。 蒋迪雯 摄

许多细心的观众发现,里弄的一排水龙头上面,都用易拉罐盖住,下面还加了一把锁。“以前的水龙头在户外,上海人的生活都是精打细算的,为了节约用水,防止他人浪费,就想出了这个办法。”戴轶飞说。而在“老虎灶”一旁,摆上了喝茶的小方桌,“以前很多老虎灶都和茶室、澡堂连在一起,这边烧水了,那边直接用,很方便。”

市民帮忙 还原更精确

巧合的是,展览总策划戴轶飞出生于1978年11月,作为那个时代的“过来人”,在情景再现的细节上,他容不得一点“马虎”,要保证原汁原味。

策划组里有一些90后,在商讨新婚房的方案时,开始打造了一个20平米的房间样板。“这不对了,那时候的婚房没有那么大。大了,就没有那个味道了。”他经过画图、测量,最终敲定两代同堂的婚房为12平方米,“很多家庭在这样局促的空间下一住就是十几二十年。”

“那些年”的展览现场,不定时会有情景演绎环节。在为群众演员策划对话时,一位85后建议,“一到粮店,要不先问个价吧?”戴轶飞立刻指正,“你这样又不对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物品价格都是不变的。去粮店一开口不会问价,只可能问问今天的大米好不好,石头多不多。”

上海弄堂生活场景。 蒋迪雯 摄

现场观众细细端详,不放过一个细节。他们指着新房外面高高的晾衣杆上的衣服,“就是这种尼绒袜,还有假领,当时很流行。”可见,晾在上面的每一件衣物,也是策划组精心选择的。

“观众们很爱在这里停留,也给了我们很多回馈。”戴轶飞说,很多市民看见粮店外竖在木板上的米价数字时,脱口而出,“1斤大米价格是1毛6分4,这里只写了1毛6分。1斤灿米价格是1毛4分3,这里写的是1毛4分。”市场经济体制下,物价不断变化,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店价格也不一样。可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固定的,这些数字刻入了几代人的记忆中。

戴轶飞说,看见新婚房的马桶摆在明显的位置,也有观众提出,这个应该放在不明显的角落里,“上海人还是爱面子的,马桶这样的生活用品都是藏在家中犄角旮旯里。”

那些年,那些事,人们扶持着,彼此温暖着。市井烟火在乌棚沙墙间渐渐曝光,又在光阴的间隙里悄然流逝。“那时,谁又能想到九十年代翻来覆去的变化正疾驰而来,如今我们更是丰衣足食,改革开放改变了祖国和人民的命运。”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彭薇题图来源:蒋迪雯 摄图片编辑:彭薇

探索“督查+指导”模式、发挥森防“四道防线”作用 我省创新方式方法解决秸秆露天焚烧 楚雄: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1至9月立案审查30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