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嗨,你有一个来自江苏的漂流瓶”②丨意蕴万千:他们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推动者
编者按
大道终致远,海阔纳百川。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处在“一带一路”交汇点上的江苏,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值此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新华日报全媒体国际传播部以线上线下传递“漂流瓶”的特殊方式,倾情推出全媒体新闻策划报道和相关新媒体产品——“嗨,你有一个来自江苏的漂流瓶”。
我们的漂流瓶将沿着以下路线,传递“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江苏故事。
线路A:苏州(中国)→满洲里(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法国→英国→埃及→加纳→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
线路B:连云港(中国)→霍尔果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伊朗→坦桑尼亚
今天推出的是全媒体报道之【文化篇】。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欢迎你来中国昆剧发源地苏州感受东方之美。”9月4日晚,由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苏州昆剧院联合主办的一场中英文化交流盛宴“苏州昆曲遇上剑桥合唱”在苏州昆剧院上演。演出结束后,苏昆院长蔡少华小心翼翼地将两件物件放进漂流瓶,它们是:一张写有《牡丹亭》经典台词的明信片、一枚杜丽娘柳梦梅的卡通文创。蔡少华院长将它们交给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的演员带回英国,希望昆曲佳音能浸润更多国际友人的心灵。
这个从苏州昆剧院流向英国的漂流瓶正是江苏通过文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缩影。作为文化强省,5年来,江苏用文化的方式丰富着“一带一路”内涵,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走出一条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之路。
苏州昆曲遇上剑桥合唱
碰的是水袖连的是心
传瓶人: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
入瓶物件:《牡丹亭》文创
漂流路线:苏州昆剧院→英国剑桥大学
“这个漂流瓶是江苏与英国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蔡少华院长告诉新华日报全媒体国际传播部记者&Now君(微信公众号:JiangsuNow)。
2018年1月31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华,这也是她就任首相后首次正式访华。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特雷莎·梅时强调,中英双方应顺应时代潮流,结合两国各自发展阶段和合作需求,赋予中英关系新的时代内涵,共同打造“黄金时代”增强版。
“苏州昆曲遇上剑桥合唱”,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演绎《再别康桥》、中国民谣《茉莉花》等,苏昆的演员们也分别演绎《牡丹亭·游园惊梦》和《十五贯·访测》两出折子戏,他们用曼妙的歌声和典雅的昆曲演绎中英两国人民延绵的情谊,给观众们献上一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宴,这次交流正是江苏丰富“黄金时代”文化内涵的实践。
漂流瓶里,明信片的正面是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扮演的杜丽娘和柳梦梅游园的场景。蔡少华院长说,每次看到这张《牡丹亭》主题的明信片,都让他想起两年前的那场“精彩江苏—中国昆曲英伦行”。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蔡少华院长清晰地记得,2016年,恰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作为昆曲的发源地、汤显祖的“第二故乡”,江苏派出文化代表团前往英国,举行为期一周的“精彩江苏—中国昆曲英伦行”。
当身穿昆曲戏服的中国演员走进莎翁剧院,上演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英国观众仿佛时光穿梭回中国的那个时代、体悟跨越国界同样触及人类情感的“生死之爱”;而同一天,由江苏省文化厅引进的莎士比亚经典剧目《威尼斯商人》也在南京保利大剧院同步上演,南京人在莎士比亚经典剧目中体会自古人性的共通与微妙,莎翁与汤公用戏剧的形式相会交融。
“这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交流的范例,是跨越时空的对话。”蔡少华院长回忆当时《牡丹亭》全本的三场演出,在伦敦开票不久即全部售罄,盛况空前外,苏昆的演出团队68人还以演出小组的形式分别走进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等国际一流名校。在校园里,江苏文化代表团特意安排了昆曲表演普及讲解、昆曲折子戏演出、专家对话圆桌会议等内容,“碰的是水袖,拉的是心意,连的却是两个人的心,从小处入手进行文化交流,使得国外学生很感兴趣。”
蔡少华院长介绍,作为“精彩江苏—中国昆曲英伦行”的延续,2017年8月25日,由江苏省文化厅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共建的中英双语的“昆曲数字博物馆”在剑桥大学举办开馆仪式,揭牌时博物馆已征集昆曲实物资料370多件,演出和教学视频100多部,研究文献70多篇,进行数字化存储和中英双语翻译,总数据量超过6TB,成为又一个传播中华文化的新窗口。
不仅仅是青春版《牡丹亭》,江苏的原创歌剧《运之河》《郑和》《拉贝日记》等系列文化精品也相继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此外,江苏这几年还深入打造品牌阵地,讲好江苏故事。如以“精彩江苏”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为龙头不断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7年,“欢乐春节·精彩江苏”的队伍已经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地,包括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个城市。2018年初,江苏组织4支队伍分别赴英国、捷克、荷兰以及拉脱维亚等国,开展“欢乐春节·精彩江苏”海外演出活动。
法国艺术展海报与南京珠江路空气
中法文化“气息”相投
传瓶人:苏州画家朱文辉、法国90后青年文山
入瓶物件:艺术展海报、南京珠江路上的空气
传递路线:南京→法国巴黎→苏州
当地时间9月5日,法国巴黎市,巴黎圣母院前,刚刚荣获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的苏州画家朱文辉将一张艺术展海报放进漂流瓶。
这是一张朱文辉在法国举办《朱文辉水韵墨意个人艺术展》的宣传海报。就在前一天,9月4日,由法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和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美术作品展之《朱文辉水韵墨意个人艺术展》在法国里尔市Fort美术馆开幕,展出的几十幅朱文辉的画作以江南水产及江南人物为主题,其中,一组名为《太湖三白》的作品获得法国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他的另一幅名为《真国色》的漆磨画花卉作品被法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收藏。当日,法国里尔市市政府为朱文辉颁发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这是法国政府对外籍艺术家的高度褒奖。
9月13日,朱文辉从法国回到苏州,将放有海报的漂流瓶传递给从法国留学回来的蔡承玲。蔡承玲在法国留学5年,回国后跟随朱文辉学习绘画。
“蔡承玲对法国和江苏都熟悉,又对艺术创作兴趣浓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下一次放进漂流瓶的会是蔡承玲在法国的展览海报,也希望在江苏与法国的文化交流方面,出现更多讲述江苏故事的年轻身影。”朱文辉还透露,法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准备在苏州成立采编中心,以促进江苏和法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
在朱文辉回国前,他在巴黎收到了法国90后青年文山的漂流瓶,里面是文山刚刚从南京带回来的珠江路的空气。打开漂流瓶,巴黎的空气和南京的空气交融。
2014年,出生在波尔多的文山参与一个国际交流计划来到江苏,在南京大学教授了两年法语,之后回到法国巴黎工作。今年8月,文山从法国来到中国出差时,特意回到了南京,去珠江路走一走,把那里的空气装进漂流瓶,带回法国。
在巴黎,文山作为联合创始人运营自媒体“欧棒巴黎”。“欧棒巴黎”主要面向前往法国深度自由行的中国游客,向他们介绍法国的风土人情、小众景点、法语知识等。今年6月12日,法国参议院发布了首份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估报告,呼吁法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文山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是中法两国关系取得更好进展的契机。希望中法两国人民能够继续加强交流。”
谈到江苏与法国的文化交流,去年刚荣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的毕飞宇是绕不开的名字。毕飞宇的作品已被翻译成20种语言出版,其中法语是最主要的语种,以至于毕飞宇在法国一个小镇上参加一个很小的文学活动,都能遇到热情的粉丝。
毕飞宇清晰地记得2013年那次法国尼斯之行,“当地有一个民间读书会,已经举办了很多年,而他们多次活动都挑选我的作品阅读,有意思的是,每次活动,现场还专门贴出我的照片!读者和我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细节甚至比我还熟悉!”
此外,2018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也将再次启航,“航向巴黎”,并将结合巴黎秋季艺术节,策划“你好,巴黎!”开幕展、“国际论坛”、“人文客厅”、“时尚东方”、“南京符号”等五个板块活动,用温暖的故事和美妙的情感向世界时尚之都展示南京之美,而评选出的“南京面孔”也将在“南京周”期间向世界讲述南京故事。
挖掘人文资源契合国际语境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相融相亲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文化发展之路,将极大推动相关国家文化交流。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江苏应怎样继续走好这条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之路?
“应转码国际语境,深度挖掘沿线各国的人文资源,认真研究当地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基础,找到文化的契合点,在讲好江苏故事的同时,也引起当地人的兴趣,让文化创意能顺利走向一个新的国度。”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正平谈到。
江苏文化强省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叶南客认为,江苏应注重在政府搭台的同时,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营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通过民间渠道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并在政策、人才、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借助民间资本和民间文化的力量,将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打造对外文化传播的精品力作,推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积极探索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新模式,加强引导扶持,鼓励更多文化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对接省‘一带一路’基金和省商务专项资金,加大对省内重点文化出口企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叶南客谈到,应鼓励文化企业拓展海外营销渠道,支持省内文化企业参加重点海外文化展会。
智库之声
把脉“文化篇”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今后,江苏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神形”兼具,真正实现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实现人心碰撞,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共鸣?新华日报全媒体国际传播部记者&Now君请来江苏智库专家把脉——
新华日报全媒体国际传播部记者&Now君
怎样创新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的形式?
叶南客
江苏文化强省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
应丰富文化交流合作的内涵与形式,除文艺展演、影视交流、文物博览等传统文化领域交流外,还要拓展科教、学术交流,知识产权保护等文化交流合作新领域,创新交流合作的形式,搭建新的交流合作平台。要注重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手段,通过影视、图书、音乐、动漫、网游等业态传承“一带一路”历史渊源、文化精神,让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成为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出品
长按二维码关注
采写:沈峥嵘叶真付岩岩陈澄
视频:倪健苗、王艳红、唐娅媚、顾静(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实习生)
海报制作:蔡星洋(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学生)
本期编辑:刘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