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简单将“民企焦虑症”视做饭桌上的谈资

日期:09-27
民企焦虑症谈资

原标题:不能简单将“民企焦虑症”视做饭桌上的谈资 |沸腾

文 | 徐立凡

最近关于民营经济的文章在朋友圈持续刷屏,先是有“经济学者”抛出“私营经济应离场”,舆论大哗;然后格隆在一篇文章中发出对民营经济的种种忧虑,引发广泛共情,且热度一直延续到本周。

而就在前些天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和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上,不少经济学家呼吁关注“国进民退”,并有经济学家驳斥“私营经济应离场”的论调。

这些关注民营经济的文章或观点之所以刷屏,或许是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民营企业生存之难,同时也说明,时下无论是民营企业本身还是社会都有一些焦虑。

“民企焦虑症”扩散,或源自环境和预期的改变

事实上,决策层关于民营企业的政策表述从未改变。

9月19日,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重申,将坚定不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障碍。

刘鹤副总理在上海调研时也强调,坚持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

“民企焦虑症”扩散的根源,不是因为政策变了,或许是因为环境和预期变了。

来自外部的变量、内部政商环境的改变和去杠杆政策等叠加效应,对于所有企业都形成了多重考验。

以往的商业模式、盈利手段对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较弱的民企来说,已经不再那么好用。今年规模以上民企营收的收缩,表明了调整成本的提高。至于中小民企,相信感受会更加深刻。

在这个动态调整过程中,房地产、水泥、钢铁等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战略调整的动作更大。

他们通常是过去的企业明星。明星效应下,一幅色调并不明亮的现实图景就此呈现出来。这幅图景固然不缺乏现实颜料,不过,它并没有描绘出全貌。

▲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峰会在沈阳开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些行业和企业过去的利益路径依赖是被阻断了,但另一些行业和企业却获得了新的成长空间。许多新兴行业、第三产业里景气度不减,在这些行业里游泳的民企,日子也算滋润。

事实上,环境变化本来就是市场常态。适应市场,是一个企业的必备素质。企业视变化为“危”还是“机”,该焦虑还是乐观,决定着其自身的前景,这一点无需我们担心。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预期的改变。尽管政策表述没有改变,对于民企,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还在增加,但许多民企的实际感受甚远。

有些地方,民企融资困难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抽贷现象倒是屡见不鲜;对民企的经营自主权视而不见,借公共事业之名随意干预企业经营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构建“国民待遇”不仅没有突破,倒退的迹象倒是隐约可见。在该改革的地方浅尝辄止,对不该动的地方倒是勇于开拓,将改革的责任等同于对民企机制的折腾。

诸如此类的现象,难免让一些民企感到彷徨无措。

要用清晰的价值理念稳定民企预期

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民企焦虑”,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政府与社会有责任缓解“民企焦虑症”。

比如,在企业的价值判断上,不能再把“姓公姓私”当作标准。改革开放已到了40年的又一个重要节点,市场体系已基本健全,民企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不言自明,“姓公姓私”本不应该再成问题。

又如,在政策准备、落地和延展各个环节,应当让统一、协调的机制发挥作用,而不是任由部门各说各话。部门政策的拟定和表达也不能只看自己的“山头”而不顾全局,导致社会对政策进行解读时莫衷一是。

最重要的,政府在扶持民企的政策工具箱中,或许也不能满足于增加融资便利、税负调整等微观政策手段。

真正能够改善营商环境,稳定民企预期的,是把更明晰的价值理念放进工具箱中兜底。这个价值理念就是合法的私人产权和财富权不容侵犯。

有了这个保障,民企的产权才能得到保障,其经营行为才能从战略角度出发,对民企的种种不恰当干预才有可能被制约。

强调民企产权保护,还有助于推动国企改革的深化。国企的全民产权性质同样需要明晰。在不同性质的企业确权后,相互融合并合理分配利润和控制权才有可能。在这个通道打通后,民企也无须再对国企的“免死金牌”羡慕不已--这也是产生焦虑的原因之一。

应该看到,“民企焦虑症”不光只作用于民企,还有可能向全社会传播。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这种焦虑视作饭桌上的闲谈,网络上的个人情绪。它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现实性。

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社会心理角度,治疗“民企焦虑症”,都是应有之义。

编辑:新吾 马小龙 葛书润 校对:郭利琴

成都成立百亿规模文创产业投资基金 五大部委高层同出席 这个会上回应的问题很辛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