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有利抢无利躲,一些基层干部要去“油腻”增“贤能”

日期:09-27
腐败贤能干部

原标题:马上评|有利抢无利躲,一些基层干部要去“油腻”增“贤能”某乡在泄洪道上拦腰筑坝修路,由于没有涵洞,路每年都被冲断两三次。有村民支招,但乡干部不予理睬,一名村干部称“只有经常动工才能经常有钱赚”;建鱼塘资金到位了,村主任却躲着不办事,直到资金被收回;某村要硬化广场,村干部说“这周拔草,下周硬化”,村民们一年拔了7次草,但至今盼不来硬化施工……近日,《半月谈》集中报道了一批“有利抢,无利躲”的油腻扶贫干部。看起来虽然荒唐,却不折不扣地反映了一些农村地区扶贫工作的真实面貌。面对公共利益,一些干部非但没有尽到应有的担当,反而打起个人利益的“小九九”。有的参与扶贫工作的干部像商人一样,“无利不起早”,自己没有从扶贫项目中获得实际的好处,或者好处不大,就百般推诿和拖延,甚至妨碍有作为的干部开展工作。很多类似问题都发生在基层,暴露出一些基层干部的利益观问题。尽管从整体上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日趋现代化,但在一些基层地方,有的干部依然把公共事务视为私人领地,把公共权力视为私人力量。尤其在一些乡村,由于基层民主不健全,部分村干部没有把人民脱离贫困的迫切期待放在心上,反而拉着扶贫的大旗大行蝇营狗苟。修路不考虑实际情况,不作好科学设计,反复坏反复修,当然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绝不是简单的折腾,要看到潜藏的腐败空间。一项基层的基础工程虽然花费不算多,但日积月累、反反复复,就创造了巨大的利益空间。上级下拨的扶贫建设资金,是否存在截留和贪污,有必要好好查一查。据半月谈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53万个,处理6.15万人。其中,本土干部占被通报总人数的96%,包括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等。而第一书记、扶贫队长等外来干部只占4%。在扶贫领域,照理来说本土是最大的受益者,本土干部应当更有工作积极性,实际情况却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样的反差让人不得不深思。基层“微腐败”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实是两面一体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外在的结果,“微腐败”则是内在成因。一些干部混淆公权和私利的极限,但在高压反腐的环境中,不敢顶风作案,于是学会了装样子、立牌坊。名义上看,扶贫工作都在持续开展,资金的使用看上去也合理,但折腾了一大圈,一切回到了原点。劳民伤财不说,公帑已进了个人的腰包。不光在扶贫工作上,“抢、躲、拖、拒”的“油腻作风”在很多领域都存在。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在提出的问题中,包括“在工作中空喊口号,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热衷于作秀造势”。行动少落实差的“油腻作风”,已成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疾。“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基层治理过程中,既需要严守党风政纪底线的“贤者”,也要有能干肯干实事的“能者”。实际上,干部的“贤”与“能”是不可脱离的。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放在心上,才能扎扎实实地建设一批惠民工程,让普通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让干部不油腻,唯有在干部思想的“强身健体”上发力。

外交部: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违反国际法 联大期间王毅出席伊朗核问题外长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