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气象局的“山竹”大考:惊心动魄过后,没有一例因灾死亡
9月16日,在深圳市三防办,兰红平正在向市长汇报历史上影响深圳的台风高风险路径。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图2018年的风王“山竹”,给深圳带来了一场30多年来最严重的风灾。
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刚刚过去的一周。
兰红平作为深圳市气象局派驻市三防指挥部的专家,与后方团队一起经历了这次强台风的考验,他说,这场考验是他从业25年来从未经历过的。
“山竹”袭击深圳期间,9月15日20时至17日14时,全市有151个站记录到10级以上阵风,74个站记录到12级以上阵风,沿海最大阵风52.7米/秒(16级),陆地最大阵风46.5米/秒(15级)。全市平均雨量187.2毫米。
与风雨相随的还有海水倒灌、水电气中断,一度有134004用户未能恢复供电。
但所幸的是,深圳没有出现任何一例因灾死亡。
相比之下,1983年台风“爱伦”袭击深圳时,全市平均风力9级,阵风12级,过程总雨量165.9毫米,死亡人数8-10人。
兰红平说,“特区的气象人具备担当和勇气,能够跟随深圳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我想深圳市民也可以感受得到。”
过去十多年间,深圳的气象自动站建设从一小时采集一次到现在已实现一分钟采集一次,自动化采集水平已赶超韩国,预报预警技术也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短时预报技术也精准地应用到了这次“山竹”的防灾减灾中。在一艘载有73人的大型工程船意外走锚期间,深圳气象部门及时提供了精确到点的气象信息,为最终成功救援提供了有力支撑。
台风过后,兰红平和他的同事们仍是不敢放松。
“我不希望再经历像‘山竹’这样的超强台风,但大自然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很多很多,我们根本不知道,未来台风还能强到什么程度……”兰红平说。
深圳市气象信息应用动态监测系统。跟省长“打赌”
9月16日中午,距离后来“山竹”登陆还有半天的时间。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坐镇省防御台风指挥部,听取对台风“山竹”最新形势的研判。
马兴瑞盯着“山竹”的路径动画观察正同省气象台专家讨论,他感觉“山竹”外围正剧烈深圳,有可能会沿着香港、深圳这条线北上,一旦出现这条路径,深圳的防台形势将更加严峻。马兴瑞从视频上看到兰红平也在深圳会场,便点到他的名字名:“你也说说看。”省长在2016年主政深圳期间,在抗击妮妲台风时认识兰红平。
兰红平提出了与马兴瑞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台风路径是斜着走的,按照气象部门的预报监测路线图以及以往的经验,一旦过了台风的中心点就没有抬升的空间了,他认为“山竹” 还是往台山登陆的可能性大一点。
“当时大家非常的紧张,因为省长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专家,他的专业也是跟空气动力学相关的,按照他的判断如果台风往珠江口上来,那影响不仅是30年来影响深圳最大台风了,可能是40-45年来影响最严重台风,如果台风往西去的话,对深圳的压力就相对轻一些,而中山的风暴潮压力就大了。”兰红平说。
当日17时,“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气象部门预报对了。
兰红平的信心来自于气象部门对“山竹”持续多日的密切关注和研判。
一周前,当台风“山竹”距离深圳还有五六千公里时,深圳市气象局发出了第一封关于“山竹”的快报。兰红平在9月9日那天也看到了有台风生成,但那天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不久,他突然觉得这个台风“有点不对劲”,一般秋台风在西太平洋生成的时候会慢慢增强,但“山竹”早早增强为强台风,距离菲律宾两千多公里时已经很强大了。
兰红平一边说着,一边在操作平台上打开了过往台风的路径图。近几年,他跟团队一直在研究台风究竟过哪些通道时对深圳的影响力最强最大。
他指着台风路径说,“如果‘山竹’穿过菲律宾中部进入南海,将会被大幅度削弱;如果只是擦边过菲律宾,就不会被削弱太多;如果通过巴士海峡中部就不会被菲律宾北边的高山阻挡,台风的削弱会更小。”
网上许多台风爱好者将台风跨过巴士海峡的过程戏称为“坐巴士”,这是西太平洋强台风登陆中国大陆的一个常见通道。进入南海的路径极大影响到台风的后续走向以及强度。
当台风距离深圳四千公里到三千公里时,气象部门还不能判断其确切路径,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早早升级为超强台风的“山竹”,无论在广东的哪里登陆,对深圳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山竹’未来一旦对深圳造成冲击怎么办?”兰红平说,从9月11日开始,深圳气象局的重点任务就是把这次台风的风险信息传递给市领导和市民。
深圳首次在平安大厦、京基一百高楼外墙视频播放台风预警信号。深圳气象局供图果断预判:30年来最强的台风
当天,他对深圳市副市长、市三防指挥部总指挥黄敏说,台风“山竹”有三种路径:一种路径是登陆湛江,一种路径是往东调到茂名或阳江,还有一种可能是进一步往东调,登陆阳江到珠三角之间。如果是最后一种情况,对深圳造成的后果将十分严重,将超过去年“天鸽”的影响。
台风防御任务重点落在各个区上,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兰红平陪同黄敏跑遍了深圳的10个行政区进行宣讲,把风险信息逐一传递下去。
一路上,黄敏问,“这次山竹会不会比‘天鸽’更大?”
兰红平答,“如果在靠近珠江口150公里之内登陆那肯定比天鸽影响更大!如果从珠江口进来,那是灾难性影响。”
“‘天鸽’时的影响多大呢?”
“‘天鸽’登陆时,珠海一线的海景房玻璃基本被打碎。”兰红平说。
“超级台风的风速有多快?”
“每小时220-250公里左右。”兰红平说。
黄敏听了以后到各个区宣讲时说,“这次台风跟以往不一样,这次台风登陆一线的海景房玻璃都要碎的,强到什么程度呢?你敢把头伸到行驶的高铁之外试试看就知道了。”
13日晚,兰红平呆在气象局办公室里,因为他知道,真正的风险识别是在9月14日凌晨,这时距离“山竹”登陆只有两天半的时间,气象部门必须快速做出预判,否则防御的时间就不够了。
14日早晨深圳全市的防台动员会前,兰红平与他的团队一起研判认为,以“山竹”当时的路径和强度,有可能是影响深圳30年来最强的台风,深圳最大阵风将超过16级。这是深圳市气象局历史上报出的最大阵风!
“这时我们给政府的预报思路就出来了,”兰红平说,在防台动员会上,气象部门按照几十年间对深圳影响最大的台风给“山竹”定位,这对气象部门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因为“几十年间影响最大”这种论调此前没人提出过。
“这时‘台风风险指数’就发挥了很大作用,”说着,兰红平在电脑上打了深圳自主研发的台风风险指数系统,这是兰红平带领团队研发的,一个基于台风影响而非传统的以台风中心最大风速来定性台风影响的技术,将过往台风的详细数据逐一排列了出来,“在我们的近三十多年的台风影响指数里没有一个台风比得上‘山竹’,事实也证明‘山竹’对深圳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之前我们遇到过的台风。”
台风风险指数系统基于台风影响来定性。为救援提供精准预报
大势已定,气象部门接下来要做的是给市领导提供更详细精准的支撑。
兰红平在指挥部一线,而在后方,气象局多个部门几个团队一起为这次“山竹”防灾减灾做技术支撑。深圳市气象局气象预警预报处高级主任张蕾用了三个词形容那几天的状态:
“快快快!”
“马上马上马上!”
“多少多少多少!”
在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描述当时的场景时,张蕾激动的提高了语速,她说,“市长随时问情况,气象部门既要精准预报还必须快速反应,因为对于气象预报预警晚几分钟就没用了,事前给不到信息,事后再提供信息没有任何作用,这对于气象预报员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
“山竹”登陆时,深圳市气象局最终确认“山竹”是继1983年台风“爱伦”之后对深圳影响最大的台风。预警预报处处长副处长李辉回忆起8309号台风“爱伦”:1983年9月9日,“爱伦”以中心最大风力12级以上登陆珠海,受其影响,深圳出现大暴雨,过程总雨量165.9毫米。全市平均风力9级,阵风12级,历时19个小时。
“当时深圳死亡人数大概是8-10人,但那时深圳人口不多,跟现在没法比。” 李辉说,现在深圳是超大城市,沿海聚集了大量工业企业和技术人员,超大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的风险极高,保障城市安全是气象工作者最大的责任。
“山竹”袭击深圳期间,9月15日20时至17日14时,全市有151个站记录到10级以上阵风,74个站记录到12级以上阵风,沿海最大阵风52.7米/秒(16级),陆地最大阵风46.5米/秒(15级)。全市平均雨量187.2毫米。
与风雨相随的还有海水倒灌、水电气中断,深圳一度有134004用户未能恢复供电。
但所幸的是,深圳没有出现台风因灾死亡的案例。
出现灾情后,气象预报还要为救灾抢险提供精细化服务,张蕾告诉澎湃新闻,这次过程中,一艘大型工程船在惠州海域因台风走锚,飘到深圳大亚湾罗汉角海域附近,因为船上73人随时有危险,海上搜救中心在救援时对气象部门提出要求,气象信息要给到那个区域的位置。
“我们每小时为他们提供一次那个区域东西南北四个点上的气象信息,提供风雨浪潮等实况信息。同时根据监测以及台风动态预测未来几小时会是什么状况,通过高频次的互动为它们的海上救援提供支持。”张蕾说。
最终73人均被安全救助。
做了近三十年的气象预报服务,张蕾说,这期间她的团队不断在进行创新,而这最大的驱动力是需求牵引,“气象工作要不断满足为政府和公众服务的需要,当我们技术上跟不上的时候就逼着我们要创新。”
深圳每年都会有多场国际性会议召开,重大活动气象保障需求旺盛,这次气象部门在服务台风“山竹”预报预警的同时,也在进行五个专题的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
“这种保障就是精准到某个地点、某天、某个时间点的天气,这种服务需求,逼着我们进行技术创新。”张蕾说。
以往在珠三角登陆的台风路径图。气象人的“深圳精神”
25年前,在兰红平刚踏入气象行业时,这种精准的预报服务是令他难以想象的。
1982年,深圳、珠海市气象台进行管理体制,从中央气象台垂直管理的体制中剥离,改为以地方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这一试点也正是经济特区获得的又一项“改革红利”。
1993年,兰红平研究生毕业进入深圳气象台工作,回忆当时的工作条件,兰红平推了推眼镜框,深吸了一口气说,“那是非常糟糕的。”
在风雨局地性特征明显的深圳,当时只有一个由国家设立的观测点,深圳哪里下了暴雨,哪里没下雨,预报员没办法知道,预报准确率很差。支撑预报员做预报的技术也非常缺乏,兰红平形容自己刚到气象局工作时的状态,完全处于“听天由命”阶段。
“当时做的预报非常有限,只做一下今天、明天的预报,我们发布的信息老百姓认为不可信。”兰红平说,“那时深圳气象连起步都还没有开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经历了几次气象灾害,大家已经认识到气象灾害对一座城市的安全是巨大的挑战。深圳气象基础能力建设开始起步了。
90年代末期,兰红平有机会去香港、韩国交流,那次交流让他觉得,“我们的差距怎么大到这种程度。”
“香港天文台可以一小时订正一次预报,每半小时通过电台不断播放天气,他们的预警系统非常完善,我们当时也开始跟着学习借鉴香港,在做预警信号的发布,但是我们的预警的精准度,预警发布的覆盖面,还差得很远。”兰红平说,当时深圳已经有了一些自动观测站,但是观测的频率密度都远远跟不上。
“1998年我去韩国交流,韩国每三分钟采集一次自动气象站,过几分钟就可以有气象信息上来,这样做预警非常及时,我当时口水都流出来了,我觉得我们的差距实在太远了。我当时也不知道我们深圳气象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水准。”兰红平说。
但当时,深圳气象部门属于农业局下属的一个处室,受人才和技术条件的制约,预报预警技术还没跟上来,气象如何融入城市为这座城市服务,大家也没有认识清楚。
到2003年,气象部门从农业局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政府部门,从那之后,大家开始探索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从那时起深圳气象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深圳紧邻香港,兰红平说,过去深圳市民通常从香港获取天气信息,到了2007年前后,很多深圳市民就开始看深圳气象预报了,此外,在城市防灾减灾方面,气象部门加强与政府部门融合,气象预报预警信号逐渐融入到防灾减灾之中。一直发展到现在,气象预报预警已经起到先导作用,气象信息在城市的防灾减灾、在市民的生产生活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紧密。
兰红平说,“特区的气象人具备担当和勇气,能够跟随深圳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我想深圳市民也可以感受得到。”
防灾减灾需求倒逼技术不断进步,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服务能力,为政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过去十年间,深圳的气象自动站建设从一小时采集一次到现在已实现一分钟采集一次,自动化采集水平已赶超韩国,现代化的气象预报服务体系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服务深圳模式,基于影响的气象灾害决策支持系统受到美国高级气象代表团高度评价,短时临近预报技术也可以精准地应用到了这次“山竹”的防灾减灾中。
在三防指挥部王伟中书记和陈如桂市长称兰红平为兰专家,对深圳市气象局的台风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的精准预报和高效服务连连点赞。兰红平说,这些科技成果都是凝结了深圳气象人数十年,特别是过去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的结果。
兰红平认为,自己在一线做预报员工作的十年是很宝贵的十年,虽然能做的东西比较有限,但是通过了解世界潮流有什么技术,再通过与老百姓的互动中知道市民的需求是什么,不断积累,为今后大展身手打下了基础。
到后来,兰红平也参与到一些管理的工作,这些管理的工作让他可以站在更高处看这座城市的需求,2005年底,深圳气象局委派兰红平组建科技攻关组,牵头改进集成当时最新的技术并转化为气象服务应用。
“当时我也很高兴和我们的团队有机会为这座城市服务,那时开始我们也不断推陈出新一些产品和服务给市民,给这座城市的防灾减灾部门,这也是深圳市气象局科技创新的分水岭,从2006年初开始,我们的科技水平差不多一两年上一个台阶,到了2007年就开始推出气象灾害分区预警,拿到了中国气象局气象工作创新奖,到2011年大运会,深圳气象整体水平跃上全国前列,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具备国际的影响力了。”兰红平说。
走出预报预警中心,站在气象局大楼顶部向外远眺,风雨洗刷过的天空格外蔚蓝,
兰红平身板笔直地站着,刺眼的阳光透过镜片让他眯起了眼,他伸手指向远处向深圳湾西方南头半岛的一片区域说,那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三面环海的蛇口工业区是改革开放最前沿,在那片不大的区域里培育了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同时孕育了深圳精神。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兰红平感觉到,从2013年的台风“海燕”到“威马逊”“彩虹” “天鸽”,再到今年的“山竹”,每一个台风对城市带来的风险都巨大。作为气象工作者,他强调对大自然敬畏,他说,“我们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摸清大自然所有脾气的程度,我认为还差的很远,大自然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很多很多。”
“我不希望再经历像‘山竹’这样的超强台风,但大自然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很多很多,我们根本不知道,未来台风还能强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