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世显赫的台湾“官二代” 视促进统一为己任

日期:09-15
沈君山清华大学聂卫平

原标题:这些家世显赫的台湾“官二代”,视促进祖国统一为己任,如今逐渐离我们远去

这或许就是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以家国天下为己任,才气纵横之余,“尚思为国戍轮台”。听到号角响起,可以立即起身,拖着年迈之躯,冲锋陷阵。他们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内心涌动的恐怕不只情义二字。

只可惜,两岸之间

这一辈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少

继台湾“中研院”院士胡佛之后,台湾岛内又一位重量级学者辞世。12日上午,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病逝,享年87岁。

沈君山与同为上世纪30年代生人连战、钱復、陈履安并称为台湾四公子。他们都有显赫的家世,都有留美读博经历,也曾在岛内名噪一时。不过岁月无情,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他们开始远离台湾舞台中心,逐渐被人忘却。沈君山走后,四公子对谈再无可能。

不爱当官爱教书

四公子中,1932年出生的沈君山是最年长者,也是离台湾政治最远的那位。他祖籍浙江余姚,出生在江苏南京,父亲沈宗瀚是知名农学家,曾担任过台湾当局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为纪念同为农学家的亡妻沈骊英,他将改良的一个小麦品种称为“骊英一号”。

1955年,沈君山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多个研究机构任教。1973年,沈君山返回台湾,在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并担任理学院院长,对于党外抗议运动,他主张采取温和态度,避免出现流血事件。

1988年,沈君山曾短暂出任当局行政机构的“政务委员”,这也是他一生唯一入仕的日子。他的好友、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说:“他不太喜欢受到拘束,所以出来当官可能做不久。后来真的只做了1年。”1993年,热爱教育的沈君山当选为清华大学首届非官派校长直至1997年。可惜,1996年、2005年、2007年,这位物理学家三度中风,时常处于昏迷状态,不得不在清华大学宿舍中度过余生。

1999年,饱受中风之苦的沈君山曾投书媒体,“与其成为植物人或四肢瘫痪,不如让我走。这样不至于连累他人,自己也痛快些。”他卧床期间,马英九曾多次来看望老友,还写了一首诗鼓励他,“四年卧床人依旧,回春灵药何处求,寄语卅载忘年友,五湖四海尽神游”。

沈君山病逝后,清华大学宣布将择期为其举办追思会,缅怀前校长的毕生贡献。而马英九也亲自前往清华大学悼念致哀,他形容沈君山是正直、善良、睿智又潇洒的人,有时候像小孩子,却又充满智慧,对他有深沉的遗憾与无尽的怀念。

致力于两岸和解

沈君山虽然不愿主动靠近政治,但依然用着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人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被请出联合国的台湾当局,面临着如何加入奥委会的现实问题。1981年,沈君山等人促成了台湾使用“Chinese Taipei(中国台北)”来参加奥运比赛,使台湾选手能顺利参加各类国际性体育赛事,并成为日后台湾参加国际组织的最常用名称。从这个角度讲,海峡两岸无不赞赏沈君山的睿智。

沈君山一生心系两岸,致力于两岸和解。马英九回忆道,当年两人刚认识时,沈君山非常关心两岸事务。当局刚成立陆委会时,沈君山常来表达意见。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当局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国统会)”,沈君山、马英九同为“国统会研究会”研究委员。

那时,为了研究订定大陆政策,沈君山还前往北京会见大陆领导人,回来时都有详细报告。在很多人看来,沈君山真正是做到了“求同存异”,“同”是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要为两岸未来和平与统一作贡献,“异”就是即使理念不一,大家也能坐下来谈。

这或许就是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以家国天下为己任,才气纵横之余,“尚思为国戍轮台”。听到号角响起,可以立即起身,拖着年迈之躯,冲锋陷阵。他们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内心涌动的恐怕不只情义二字。只可惜,两岸之间这一辈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少。

人间潇洒走一回

沈君山病逝后,台湾媒体使用了“人间潇洒走一回”的标题。而清华大学前校长刘炯朗形容他是“桥牌围棋君子常乐,超党跨岸山林高风”。后半句讲沈君山的风骨,前半句则是他的毕生爱好。

沈君山嗜棋,是围棋业余六段棋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与大陆棋手聂卫平交好。聂卫平曾多次赴台探望病中老友,“我们两个都是性情中人,在桥牌与围棋上多有交流。他曾说过,台湾最了解聂卫平的就是沈君山,大陆最了解沈君山的就是聂卫平。”

2013年,经过各方努力,由沈君山捐出退休金修建,坐落于清华大学校园的“奕园”落成。入口立碑“奕园”由金庸题写,园内有可下棋对弈的“奕亭”,“奕亭”2字则取自沈君山手书。曾有民众指出“奕园”的“奕”写错了,应为“弈”。不过清华大学解释,“奕”通“弈”,也是下棋之意,但“奕”还有大、美好等正面意义,金庸和沈君山都没错。

如今,“奕园”成为清华师生缅怀前校长之所。

虽然长期患病,但沈君山依然乐观开朗。2005年他二度中风,在病榻完成散文《二进宫》。文中写道,沈君山中风住院治疗时,医师用铅笔在他眼前晃来晃去,让他的眼珠跟着动,然后问2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3加2等于多少?”连续5位医师都问同样问题,问到他都厌烦了,于是决定开玩笑。

沈君山回答:“3加2等于4。”医师吃惊再问:“3加2耶,等于多少?”沈君山故意扳着已经渐渐不能动的手指,用茫然的眼光看着对方说:“3加2啊?喔,等于4。”

这位医师紧张地跑了出去说:“沈教授不得了了,他说3加2等于4。”这时来了个年纪大一点的医师,沈君山向他神秘笑了一下,“他才知道我在捣蛋”。

有没有点老小孩的味道?

只可惜斯人已去。懂他的人、怀念他的人,会在清华大学“奕亭”棋盘上放下1颗棋子,以落子代替捻香,缅怀沈君山,并缅怀那个远去的年代。

除了驾鹤西去的沈君山先生,

另外三位公子生活又如何?

钱復:昔日台湾“外交才子”

一位是1935年生人钱復。他出生在北平,长期在上海生活。父亲是台湾大学前校长钱思亮先生,祖父钱鸿业先生是旧上海特区地方法院刑庭庭长,因为不屈从于汪伪政府,被76号特务暗杀。钱復从美国耶鲁大学博士毕业后,从担任蒋介石英文秘书开始踏入仕途。之后先后担任台湾当局新闻局长、驻美代表,在李登辉时候出任外事部门负责人,后担任当局“监察院长”。

钱復长期从事岛内最看重的“对美外交”工作,被誉为“外交才子”,亲历了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蒋经国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李登辉访问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历史事件,并著有两卷本的《钱復回忆录》。

谈及1995年李登辉访美之行,钱復充满遗憾,“我为了这桩事,除了口头之外,我还有过14页的正式文件给他(李登辉),告诉他不可以去。他不听,不听我就辞职,他又不许我离开。那一段日子很辛苦,我一直觉得这是让两岸关系没有能够顺利进行的最严重事件,也是我最痛心的一桩事。”

对于两岸关系,他认为“对大陆政策的位阶要高于‘外交’政策”,(台湾当局)到联合国的最短之路是经由北京”。对于未来台湾的国际空间,“我看是越来越麻烦,路越走越窄。但这是他们(民进党)的选择,有什么办法?”

钱復受传统中国文化影响,2017年来沪参加“首届上海钱氏家教家风高峰论坛”及上观读书会等活动。他透露,老一辈的人都没有忘记中国文化,“我每天早上9点到办公室,头一件事打开电视看连续剧《康熙帝国》。”

连战:开启两岸“和平之旅”

另一位是1936年生人连战,出生在陕西西安,8岁离开家乡。祖父是《台湾通史》作者连横。连战二字便是祖父所起。在连战出生两月前,连横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中日必将一战,若生男则名’连战’,寓有自强不息、克敌制胜之意义,又有复兴故国,重整家园之光明希望!”连战的父亲为当局内政部门负责人连震东。

博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连战回台后,先后担任台湾大学政治系主任、当局交通部门负责人、外事部门负责人、台湾省政府主席、行政机构负责人、国民党主席等职务。1996年,连战作为李登辉的副手,当选为台湾当局副负责人,2000年、2004年连战两度代表国民党参选地区领导人,但二度败给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出台湾政治前台。

连战最为外界称道的,就是2005年4月以国民党主席身份率领代表团访问大陆开启“和平之旅”。4月30日,胡锦涛与连战会晤并达成五项愿景,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影响,也使连战的声望达到了顶点。随即他激流勇退,在下一届国民党主席选举中没有登记参选。卸任后,他任国民党荣誉主席。这些年,他依然为两岸关系来回奔波,先后与胡锦涛、习近平会面。

2014年,连战的儿子连胜文代表国民党参选台北市长,大败于“政治素人”柯文哲。连家第四代从政计划遂告终止。

陈履安:遭受李登辉排挤

最后一位是1937年出生的陈履安。他身世最显赫,外祖父是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父亲则是蒋介石心腹、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地区副领导人陈诚。陈履安博士毕业于纽约大学,曾先后担任当局经济部门负责人、防务部门负责人、经济建设委员会负责人、“监察院长”等要职。

作为外省二代代表,陈履安与逐步掌握岛内大权的李登辉不睦,并遭到后者排挤。1996年,陈履安与女性候选人王清峰一起竞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然而最终仅得票百余万张。自此之后,陈履安离开政坛,并醉心于佛教。

虽然被称为台湾四公子,但陈履安并不太喜欢这个称呼。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所谓公子,好像是生活比较优越,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童年根本是在泥巴地上长大的,抗战八年物资条件是非常缺乏的,到了台湾大家没有袜子穿。后来,我会补球鞋,球鞋磨坏了,自己把它补起来。”

陈履安常说,“外面每讲我一次(公子),我自己都要反省一下。”

台风“山竹”来袭 首都机场取消明日143架次航班 国际锐评:粗暴拖离中国游客 瑞典警察人权在哪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