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又到烈士纪念日,让我们从87年前的一项决议说起
1
87年前,1931年9月30日。
这一天,国际联盟行政院通过了一项决议——“行政院知悉日本代表之声明,谓日本军队业已开始撤退,日本政府当以日本人民生命财产之安全为比例,仍继续将其军队撤至铁路区域以内,并希望从速实行此项意愿。”
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联盟“解决中日满洲问题决议”。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于9月21日向国联提出严正“申诉”,控告日本侵略中国领土、破坏国联盟约;要求国联迅速采取有效办法“制裁日本”,阻止此种形势的扩大、恢复事变前的状态,并要求日本赔偿相应损失。
但日本驻国联代表芳泽谦吉却诡辩,没有柳条湖的挑衅,何来北大营的炮轰,中国军队才应该为这次事件负全部责任。
可悲的是,在9月30日作出日本撤军的决议后,国联理事会各成员国却都从各自利益出发,态度消极观望,并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只是一味劝告中日两国政府“协商”撤军事宜,以为这样就能息事宁人。
结果,日本人嗅到了其中的放任纵容,不但没有履行撤军承诺,反而更加肆无忌惮,把战火越烧越旺,相继轰炸通辽、锦州和哈尔滨,继续在东三省扩大侵略战争。
及至1932年2月,历时4个月18天,随着日军攻占哈尔滨,东三省全境沦陷。彼时芳泽谦吉口中“对于东三省并无图谋领土之意”的障眼法,已成为幻想外人介入制止侵略这个国际笑话的完美注脚,决议里那句“从速实行此项意愿”,更是沦为对我们一厢情愿的绝妙反讽,施肇基奢望的“制裁日本”最终变成了惨痛的“日本制裁”。
2
从来弱国无外交!
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这句话堪称至理名言一语中的。打开历史的案卷,这种惨不忍睹的历史教训不胜枚举,这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处处上演。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11年清王朝覆灭的72年间,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契约、协约和合约合计1000余件。自从列强打开年将垂暮的晚清政府国门之后,这一长串林林总总的条约,我们今天都会给它们加上一个前缀——不平等。
那些成天叫嚣着“民主自由”的列强们从不会关心弱小者的呐喊与疾呼,也不会在意流离失所人群中传来的恸哭与悲鸣。
《国际歌》里有这样一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一个国家如果想在波诡云谲的世界体系内得到最起码的尊严,就不能幻想别人来当你的“救世主”和“神仙皇帝”,在强权霸权面前,所有的泣血控告都是徒劳无功的,所有的祈求怜悯都是充满屈辱的。
如果不想让这些历史再次上演,不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
3
于是,我们记住了“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舍身赴死撞向日本敌舰”的邓世昌;
记住了“立志救国”的林觉民,“一日不死,必斩尽外敌”的张自忠,在受尽严刑拷打却誓不投降的赵一曼;
以及“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闻一多,“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
还有,李大钊、吉鸿昌、杨靖宇、左权、江竹筠、刘胡兰;
还有,雷锋、欧阳海、刘英俊、李向群、罗阳、张超。。。。。。
在民族独立、大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一个个名字闪耀于历史的星空,守卫着华夏大地的安宁幸福!
正是因为这些民族脊梁的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才有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全方位成就,才有了在国际上发声的主动权话语权,才有了今天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伟大祖国。
今天,我们应当铭记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2000万名烈士,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4
那么,如何纪念这些民族英雄、国家荣光?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一致表决通过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首次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个纪念日需要我们用心去祭奠,因为今天我们的岁月静好正是由英烈们的负重前行所换来,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是对人民英雄最深刻的铭记,是对国家历史最郑重的回眸,是对民族忠魂最深沉的告慰。
告慰的是誓死不做亡国奴用血肉之躯筑起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告慰的是罗布泊戈壁滩隐姓埋名奉献终生排除万难研制出”两弹一星“的国士元勋;告慰的是和平年代那些为祖国发展壮大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
对英烈们来说,可怕的不是当时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而是在后世解构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下被人淡忘甚至诋毁。
5
习主席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先烈们所奋斗的明天,即是我们所生活的当下。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就要接得住、握得稳。
后天,是共和国第69个国庆节,全国各地喜气洋洋,天安门上花团锦簇。
明天,为了这不能忘却的纪念,也是在这个全国瞩目的地方,党和国家将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有人说,之所以将烈士纪念日设立在国庆前一天,就是为了提醒我们,现在所享受的社会和谐、盛世景象,都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打拼来的!
我们都懂,人民的幸福才是对烈士们最大的褒扬,不懈的奋斗才是对烈士们最好的纪念。
作者:胡小康,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办公室参谋;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