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巡礼 精神的传承

日期:09-29
新华日报木刻版画

原标题:艺术的巡礼 精神的传承

□ 双传学

6月28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新华日报木刻版画作品及史料巡展”在南京新华全媒体艺术馆举行首展开幕仪式。新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江苏省报业协会主席刘文平,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顾雷鸣,《战友——鲁迅与瞿秋白》作者俞启慧,《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作者陈玉平,中国版画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马平官共同为开幕式揭彩。

新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在南京首展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资深教授俞启慧谈《战友——鲁迅与瞿秋白》创作过程。

参加开幕式的艺术家与嘉宾、观众合影留念。

黑龙江省美协版画专业委员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玉平谈《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创作过程。

参展艺术家参观《新华日报》报史馆。

“新华日报木刻版画作品及史料巡展”南京站研讨会现场。

《新华日报》是一张具有悲壮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共机关大报。在中华民族遭遇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全国同胞投入民族救亡运动,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新华日报》,武汉沦陷后迁至重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建的唯一一份机关报,被人民群众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周恩来作为当时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和《新华日报》董事长,长期直接领导《新华日报》的具体工作。毛泽东称赞《新华日报》为八路军、新四军以外的“另一方面军”,他曾先后3次题写“新华日报”报名。

在抗日烽火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为《新华日报》撰写过大量文章,发表他们对民族解放斗争的真知灼见;鲁迅、茅盾、夏衍、丁玲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都曾在这张报纸上发出他们对民族解放和追求自由的呐喊,这其中就包括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第一批响应者和创作者。史料表明,《新华日报》是中国报业史上第一张开辟“木刻阵线”专版的报纸,一大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中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面前,义无反顾投身抗日烽火。他们拿起刻刀,以当时最新颖的木刻艺术形式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反映抗战的悲壮,呼唤民族的崛起。大量来自一线的木刻作品发表在《新华日报》各个版面上,很多木刻画就是战斗的真实记录。在那样艰难的战争岁月里,照片和影像极其匮乏,《新华日报》大量选用具有战斗性、鼓舞性的木刻版画,对激励民族解放的信心,鼓舞抗战的斗志,起到了非同凡响的作用。

在解放战争中,《新华日报》同样发挥了旗帜和号角的作用,一批优秀的版画家在白色恐怖之下,冒着生命危险,用他们的热血和信仰创作木刻版画,迎接新中国黎明的到来。

中国第一代木刻家古元、李桦、力群等都曾为《新华日报》创作过大量的木刻作品。陈烟桥、刘岘、彦涵、王琦、罗工柳、李少言、牛文、李焕民等一大批杰出的老版画家都曾在《新华日报》从事过美术编辑。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几乎都成为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在《新华日报》走过80年辉煌历史的节点上,举办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巡展,就是要重温曾经走过的道路,举过的旗帜,树立的信仰,并在触摸初心的实践中,激昂斗志,砥砺前行。

今天,我们看到那么多具有时代标志性的经典木刻版画呈现在我们眼前,可以说每一幅版画都记录了一段蹉跎的历史,凝聚了一段精彩的故事。这次展出的36幅老艺术家作品,其中20位作者已经离我们而去,16位健在的作者中,年龄最长的张建文先生已97周岁,年龄最小的陈玉平先生也都71周岁了。这一批老艺术家他们绝大多数已迈不动远行的步伐,然而他们的作品犹如岁月的面孔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动,令我们沉思。

85岁的俞启慧老先生带着他的黑白木刻《战友——鲁迅与瞿秋白》来到我们展馆;71岁的陈玉平先生带着他的作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来到我们展馆。同时,上海的卢治平、苏州的顾志军、黑龙江的郑子江、贵州的李南川、宁夏的刘林格等老、中、青版画家们,都带着他们的精品力作来到了我们的展馆。江苏本土版画家代表、省版画院院长刘彤彬、副院长陈超、专职画家王坚如,南京版画院院长刘春杰,南艺美院版画系副主任刘波等都以他们的精彩作品参展。这些作品将在全国9座城市巡展,这是一次版画艺术的巡礼,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传播、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作为江苏全媒体第一方阵,目前拥有《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江苏法制报》《江苏经济报》等14张报纸,拥有《党的生活》《传媒观察》《动漫界·幼教365》《培训》《精品·健康》《精品·民宿》等8本期刊杂志,拥有中国江苏网、新华报业网、扬子网等网站集群,拥有交汇点、紫牛新闻、爱南京等新闻客户端,以及“江东观潮”“北京西路瞭望”“新华经济369”“江苏舆情观察”“江苏有戏”“江苏新华艺术”“新华鉴藏”等一批有特色、有专业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平均每周全媒体阅读总量达6500万人次。我们一定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根据江苏省委的要求,全方位做好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的传播与弘扬,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为作者在“新华日报木刻版画作品及史料巡展”南京首展开幕式上的讲话。刊载时略有删节。

携手并进 深化合作 谱写新时代“一带一路”共建共享新篇章 104岁两弹一艇元勋去世 多少人才知他的卓著功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