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人工影响天气”60年:增雨覆盖面积已达500万㎞²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60周年,不仅在应急抗旱保丰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生态修复方面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
近日,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郭虎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自1958年,我国有组织地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至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已走过了60个年头,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成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保障水资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人工增雨作业覆盖面积已达500万平方公里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现在是跨区域的调动飞机、火箭等作业装备,人工增雨作业覆盖面积已经达到了500万平方公里,人工防雹作业可保护面积也达到了50万平方公里,有力的保障了粮食生产和农业设施、经济作物安全和助力农民脱贫奔小康。”郭虎说。
澎湃新闻从中国气象局获悉,目前国家、省、市、县以及作业点五级有机衔接的组织领导体系已经构建,29个省、273个市、1549个县级人民政府成立了人工影响天气领导机构,1895个县设立了地方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管工作。
此外,人工影响天气已发展为“四级指挥纵向到底、五段流程横向到边”的现代业务体系。“卫星、雷达、自动站以及人工增雨机载探测系统构成了综合立体观测网络,50多架作业飞机、6500多门高炮、8200多部火箭作业系统、5万余作业人员组成空地一体化协同作业体系,作业指挥系统省市县全覆盖。”郭虎说。
星空地立体化的综合观测系统提供了技术手段
人工影响天气是建立在云降水物理研究基础上的一个高技术性的影响天气的手段。
郭虎在介绍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创新进展时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3公里精细化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已经投入业务运行,国产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了100倍以上。雷达指挥、自动发射、立体播撒的火箭作业系统研制成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用于各地作业。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李集明向澎湃新闻介绍,总体来说,人工增雨,人工影响天气需要四类技术的支撑,一是快速精准的作业条件判识技术,二是科学高效的催化播撒技术,三是空地一体化的跟踪指挥技术,第四是客观定量的效果检验技术。
我国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了更强的科学依据,而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星空地立体化的综合观测系统也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撑。
“判断一个云中哪些部位、什么时候有作业条件,这是最关键的技术。”李集明说,“我国现在投入业务运行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有8颗,地面上有5万多个自动站,全国有206个天气雷达,通过立体观测手段对我国上空的云进行实时全天候监测,分析云的物理量,就可以判断是不是有增雨的或者防雹条件。”
丹江口水库上游已开展常态化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试验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人工影响天气不再只是应急作业,为保护生态常态增雨也成为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郭虎说,华北是我国水资源严短缺的地区,气象部门在华北缺水的地方进行了常态化人工增雨;在江河湖库的上游,例如在三江源重点生态保护区、丹江口水库上游也开展了常态化生态修复型增雨作业。
“以前我们人影都是属于应急式的,森林火灾、防雹、旱灾等等需要我们人工影响天气发挥作用,现在我们从原来应急式的作业变成了常态化的人工影响天气,用来补充生态用水,扩大湖泊的湿地面积,增加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等。”郭虎说。
不过,面对国家需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还存在一些明显差距。
郭虎还说,一是现有业务能力尚不完全满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需求,服务保障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二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未完全掌握,高层次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地方机构队伍建设、军地协调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和安全监管机制亟待完善。